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余杭滚灯”亮相中央电视台 非遗故事 美丽非凡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14 09:44:15

  余杭仁和中心小学50位学生在操场上排练“高头竹马”。

  余杭滚灯南宋时即已盛行,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余杭纸伞的制作历史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算起,至今已有240余年。

  “谁能制竹笛,当为吐龙吟。”

  跳、滚、爬、转,豪放中带有细腻;旋、腾、跃、甩,刚健中又透着柔美……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杭民间舞蹈“余杭滚灯”华丽亮相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由中央电视台联合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推出《2012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盛典以整个中国文化版图为标志,分黄河、长江、边疆、沿海和盛世大联欢五个板块形成总体构架,全景式展示民族民间歌舞乐艺术。

  “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的余杭滚灯,是一项融技巧、力量于一体,集体育、舞蹈、杂技于一身的汉族古老民间舞蹈,余杭区文化馆组织、编排、选送的奥运版“余杭滚灯”在“沿海”篇中表演时长2分30秒,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保护发掘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古时端午节的盛景不光藏在苏东坡的小词中,同时也呈现在每年的端午节上。

  龙舟竞技,号子震天,浪花飞舞,端午节是蒋村最风光的一天。一大早,从西溪湿地公园北门入口开始,所有人的方向都是同一个——深潭口。河道两岸,甚至河渚塔上都已经站满了人,大樟树下早就挤了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只为一睹龙舟竞渡的风采:请龙王、响炮十声、讨飨、给龙王披红……龙舟祀后,100余艘龙舟鱼贯而出,呐喊声、号子声、欢笑声、掌声响彻云霄。

  谁会料到,余杭五常——一个街道有两项国家非遗。

  “五月五,闹龙舟”、“十八般武艺显身手”……朗朗的民谣道出了五常的民俗与历史,而这里所描述的“五常龙舟胜会”和“五常十八般武艺”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被聘任五常村民间武术总教练的知名武术家章建华说,与龙舟胜会同样有历史有文化的,还有五常十八般武艺。这是一项五常民间特有的传统艺术活动,相传由明代重臣、五常人洪钟创造,是将兵器与日常生产、生活工具结合创编的。刀、枪、剑、戟、棍、锤、耙、镗、斧……五常十八般武艺使用的兵器,都是有着独特造型和民俗文化渊源的物件,耍起来别具风格。它不仅展现了五常人健身强体的意识,而且也传承了五常的传统文化。

  章建华告诉记者,“五常十八般武艺”参演过电视剧《中华武术》,亮相过西湖博览会,出访过巴西、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声名显赫。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近两年五常街道积极开拓“十八般武艺”的平民路线,大力普及民俗文化。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任王淼称赞,在保护、传承、弘扬的同时,五常街道将历史悠长、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寓于产业发展中,提炼成为民造福的生产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阿里巴巴淘宝城、中艺实业、锦绣工坊、品物流形等创意项目的落户,五常街道结合蓬勃发展的创意产业,以香港动漫教父黄玉郎工作室等知名企业的入驻为契机,把龙舟胜会、十八般武艺等五常传统文化融入到动漫等创作中去,进一步延伸龙舟、十八般武艺等传统文化的衍生产品,助推现代创意产业发展。

  而余杭区以每年的农历五月作为余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则是搭建了一个人人保护,全面系统保护各级文化遗产的平台。此前几届活动中,曾有“良渚古韵”民间艺术展演、建立首批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非遗代表作连环画丛书创作等活动,而今年的特色则是首届中国杭州五常龙舟胜会、余杭民间手艺达人会、精品民间艺术老少传承展演、元帅庙会、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余杭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展”等一系列活动,在搭建的这个平台里,孕育出各种多姿多彩的艺术之花。

  王淼说,这几年,余杭抓住“余杭滚灯”、“五常十八般武艺”等优秀民间艺术项目,加大发掘和培育力度,打造品牌。全区19个镇乡、街道和260多个行政村,普遍开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活动。2000年,余杭区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滚灯)之乡”,2006年5月,“余杭滚灯”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常龙舟胜会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杨乃武与小白菜传说、鸬鸟鳌鱼灯等11个项目列入省名录,上榜数居浙江省县市区之首。王淼以“历史厚重、人才辈出、山水秀丽、生态保护、文化自觉、品牌打造、贡献突出”来评价余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发展

  昔日故事历久弥新,一个非遗诉说一段情。

  走进余杭,你会看见七八十岁的老人手脚麻利地缫土丝,一个个蚕茧在滚水浸泡、搅拌下,吐出闪闪发亮的丝。这样的场景现在人们已经很少看到了,但在余杭塘北村蚕桑丝织文化生态保护区仍鲜活地存在着。

  老人史英珠告诉记者,她从19岁那年起就开始织土布了,至今她家里还保存着一台近100年的老织布机。目前,全村约有90%的农户从事蚕桑生产,与蚕桑生产相关的民俗保存完好,极具特色。

  王淼解释,所谓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特定区域内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具有突出特色和价值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2008年2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命名了7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包括杭州、余杭、嘉兴、桐乡、湖州、南浔在内的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象山浙东海洋渔俗文化生态区,金华婺文化生态区,绍兴越文化生态区,景宁、泰顺畲族文化生态区,乐清传统工艺美术生态保护区,江山廿八都文化生态区。

  记者跟随王淼来到余杭看到,在这些文化生态保护区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如余杭生态展示春蚕养殖和缫土丝、剥丝绵、打丝线、织土布、翻丝绵等一系列蚕桑丝织生产技艺,让散失民间50余年的缫土丝技艺,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这种原住民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吸引了中外旅游者纷至沓来,让村民们在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赚到了钱。

  大劈锁、蔡阳刀、玉手……十八般武艺耍起来。如今,每周三的体育课,是杭州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孩子们期待的日子。这一天,来自当地“十八般武艺武术队”的老拳师们会带着兵器来到学校,现场讲解、教授流传数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常十八般武艺。目前,余杭已有10所中小学校建立了非遗文化传承教学基地。素有“笛子之乡”之称的中泰小学已经在多个班级开设竹笛课,不少孩子不仅对吹笛子感兴趣,还走进当地竹笛加工厂,学习传统竹笛加工技术。

  非遗进课堂,离不开民间艺人热心助阵。首批国家非遗项目——余杭滚灯传承人汪妙林师傅是各校争相邀请的“香饽饽”。汪妙林说,余杭滚灯有800多年历史,看着它走进世博会、舞向奥运会、亮相新西兰,现在又看着它走进校园,“看到余杭滚灯后继有人,我很开心”。

  深红色的缎布竹马、翠绿的对襟套装、米黄色的蒲扇——仁和镇中心小学三楼练功房里,20多个孩子“骑”着高头竹马,踩着音乐节奏练舞正酣。孩子们表演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仁和高头竹马”。余杭区文化馆翁坚民介绍,“学生版”的高头竹马动作套路仍传承传统套路,但配乐上增加了丝竹等乐器,竹马道具相应缩小,竹马马头可爱玲珑,动作设计上也添加了跳跃等充满童趣的动作。

  据悉,余杭区第二批非遗文化走进课堂与学校项目对接即将开始,将有更多非遗项目被学校认领。

  近年来,余杭区委区政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2009年,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之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余杭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区。随后,径山茶宴、十八般武艺上榜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余杭非遗项目连续三次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榜数名列全省县(市、区)前列。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名录项目5项,省级20项,市级47项,区级94项。

  此外,余杭还成功创建了各类非遗保护载体,余杭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滚灯)之乡,余杭文化馆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摊簧)传承基地,中泰武校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杭滚灯)传承教学基地,塘栖塘北村为浙江省蚕桑丝织文化生态保护区,中泰乡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竹笛)之乡,五常街道为浙江省传统节日(龙舟胜会)保护示范地和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全区共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1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2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0位。对外交流展示日益频繁,五常十八般武艺参加巴西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余杭滚灯继参加法国尼斯狂欢节后登上奥运舞台,赴新西兰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杭州摊簧·青凤收徒”在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比赛中,荣获曲艺类群星奖。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刘慧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