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汽车频道 > 汽车行情
连续三月销量飘红 自主品牌全线跃进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13 13:48:47

  “11月,比亚迪万辆俱乐部新添了两款车型,L3销售10044台,速锐销售10126台。在两款车型的强力拉动下,当月比亚迪共销售50578台,比10月增长24.6%。”近日,比亚迪相关人士表示。

  吉利汽车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吉利汽车销售51282辆,比10月增长5%,比去年同期增长15%。其中吉利首款SUV全球鹰GX7销量再创新高,达4650辆。帝豪、英伦、全球鹰三个品牌的销量分别达16947辆、14323辆及20012辆。今年1月至11月,吉利共销售汽车423829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3%,已经完成全年46万辆销售目标的92%。

  长城汽车则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11月的销量为64047辆,同比增长23.4%,环比增长10.9%。11月,奇瑞国内销量达37528辆,环比增长22.7%,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势头。

  从整体来看,在过去的9、10、11三个月,自主品牌销量一路上扬,已经扭转了下滑的趋势,出现强劲反弹。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6.19万辆,同比增长7.5%。10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8.56万辆,同比增长17.5%。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3.86万辆,同比增长11.9%。从1~11月的累计销量来看,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79.6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降幅继续收窄。

  谈到增长的原因,各家自主品牌都归功于品质提升的拉动。奇瑞汽车新闻发言人黄华琼表示,在今年的J.D.POWER调查中,奇瑞的SSI(顾客销售满意度)和CSI(售后服务满意度)得分超过了众多合资品牌。在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主办的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评比中,奇瑞E5也获得了竞争最激烈的5万~8万元中型车市场的第一名。

  比亚迪公关总监李云飞认为,今年比亚迪进行战略调整,回归品质路线,使得高价值产品销量快速上升,产品结构明显变化。根据J.D.Power的报告,比亚迪品牌整体的百辆新车质量问题数为187个,相比2011年百辆新车问题数减少了60个,主流合资车企大约为160个,说明比亚迪的新车品质已经接近主流合资品牌。

  J.D.Power发布的2012中国汽车新车质量调研报告(IQS)显示,自主品牌每百辆车的整体质量问题数比2011年减少了20个,而同期非自主品牌则只减少了14个,说明自主的品质进步快于外资和合资品牌。

  有观点认为,最近几个月日系车销量下滑促进了自主品牌销量增长,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自主品牌的价格和档次与日系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原来打算购买日系车的消费者在选择其他产品时,应该会考虑与之各方面相近的产品。从日系车销量下降中受益更多的是,产品档次相当的品牌,自主品牌受益最小。

  他表示,近期自主品牌良好的市场表现有三个因素:一、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出口的飘红;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的发布;三、自主品牌自身竞争力的增强。以出口为例,11月,汽车出口为9.17万辆,比上月增长5.8%,比上年同期增长22.9%。1~11月出口为96.4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7.2%。奇瑞、上汽、吉利、长城和力帆出口均大幅增加,位列前五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汽车产销有望达到1900万辆。董扬表示,明年走势肯定要比2012年的情况好。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自主品牌能否抓住继续保持增长?黄华琼认为,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深入实施,明年自主品牌企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从企业内部来看,奇瑞在新的研发体系和流程下开发的一系列新产品的上市,将有效提升奇瑞的市场竞争力。

  吉利汽车副总裁刘金良预计,明年车市整体增幅为10%,其中自主品牌增幅将达到15%。国金证券预计,在多款全新、改款车型带动下,2013年长城汽车销量将保持快速增长,销量有望达到70.8万辆,增长19.1%。

  但董扬直言,自主品牌的冬天没有过去,2013年的情况可能还会更加严峻。他建议自主品牌要搞好产品质量,打造好品牌。对于汽车出口,他建议参考当初日系、欧美系进入中国市场的经验。“希望出口一定要双赢,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踏踏实实地来做好市场。”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 李雯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