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伙伴
谁来陪我打篮球?
因为工作调动,网友“兰羽画”一家从外地迁到了重庆。他的小孩15岁,个子虽高,但体质不好。一有空闲时间,“兰羽画”就动员孩子出去活动锻炼。
但每次,这样的动员都会遭到孩子的反抗:“我想去打篮球,但在小区里,我没有熟人和伙伴,一个人活动多无聊呀,不去!”
半年下来,“兰羽画”的孩子打篮球的次数不超过3次,更多的时间是在电脑上打篮球游戏。“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伙伴,父母也没有时间陪他们,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兰羽画”有些无奈。
家住杨家坪西郊路27号14—1的张女士也有同样的烦恼。她的儿子7岁,性格有些孤僻,既没有好朋友,也不喜欢出去耍。无奈之下,张女士只得让孩子“宅”在家里,但又怕他沉迷电视电脑,就定了条“家规”:每天看动画片、玩游戏的时间加起来不准超过1小时。
孩子蛮乖的,听了妈妈的话,果然没超过1小时。但是,无聊的时候,他就玩肥皂泡泡,有时竟能自得其乐地玩一整天……这样一来,妈妈更担心了,怕他闷出毛病,真希望他能有小伙伴陪伴。
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专家陈旭认为,缺少伙伴一起参与,是目前中国孩子们不喜欢户外运动和锻炼身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调查数据显示,由于缺少伙伴而放弃体育锻炼的孩子超过一半以上。“孩子应该和同龄人在一起运动,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而且交往处世也是他们长大的过程。”
没氛围
孩子和大人一起“宅”
吃过晚饭,父亲对儿子说:“休息一会,到小区里去运动运动吧,锻炼下身体。”
儿子有些不耐烦地回应道:“你下班后都‘宅’在家里,为什么非要我运动呢?”他边说边走进书房,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
见喊不动儿子,父亲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看起了电视。
这样的情景,在无数中国家庭几乎都上演过。卫生部今年8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中,有83.8%的人从不参加锻炼,经常锻炼的人(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仅占11.9%,其中带着孩子一同锻炼的更少。
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谢军指出:“青少年体质下滑,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成年人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若是整个社会里形成了锻炼的风气,青少年作为其中一员,自然会参与进去。”
谢军说,她之所以走上下棋这条路,就是因为小时候,北京街头巷尾有很多棋摊,她跟着喜欢下棋的父亲看棋,很自然就学会了,而后才渐渐展现出这方面的才华。而目前,在整个社会中,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十分淡漠,体育人口尚不足30%。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能性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