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要健康天天看
盲目活动或一动不动都是偏瘫恢复误区
半数以上中风病人会留下致残性后遗症,针灸康复专家呼吁——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10 15:39:38

  我国每年有200多万人发生中风,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中风发病率越来越高。同时,有大量资料表明,经抢救存活的中风患者中,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半身不遂、智力减退、关节僵硬等,约有3/4患者丧失劳动能力,16%长期卧床或住院,会给整个家庭都带来沉重负担。

  面对可怕的中风后遗症,难道我们只能选择默默承受?作客本期早报名医大讲堂的专家,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医学博士楚佳梅副主任中医师,作为专门从事针灸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者,每年经她之手做康复治疗的中风患者不计其数。就拿最近来说,她所在科室的41张床位中,至少有70%是中风康复患者。

  中风急性期不能做康复训练

   但一定要注意“良肢位”的摆放

  对待各种疾病,医护人员们总是呼吁大家要早发现、早治疗,但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训练有所不同,一定要等中风急性期过了之后,才能开始做康复治疗和训练。

  “中风刚发生时,患者得接受各种抢救治疗,肯定是挽救生命比较要紧。只有在神志清楚、病情平稳的情况下,训练才能有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楚医生说。

  一般认为,脑梗患者在发病1—2周后开始做康复治疗和训练,而脑出血患者,要到发病3周后才能开始。

  不过,在中风急性期不能给患者做康复训练,这并不代表患者就得一动不动。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良肢位”的摆放。楚医生说,所谓的“良肢位”是一种抗痉挛的体位,其目的就是预防或减轻以后易出现的痉挛模式,如长短腿、膝盖无法弯曲等。

  在名医大讲堂中,楚医生主要给大家介绍了仰卧位、健侧侧卧位、患侧侧卧位这3种体位的正确摆放方法。或许有的读者已在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病房门口的宣传栏中看到过,但楚医生还是做了详细解说,希望有更多中风急性期患者能按标准做起来。

  取仰卧位时,头枕枕头,不要有过伸、过屈和侧屈。患肩垫起防止肩后缩,患侧上肢伸展稍外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方。患髋垫起,以防止后缩,患腿股外侧垫枕头,以防止大腿外旋。

  取健侧侧卧位时,头用枕头支撑,不让向后扭转;躯干大致垂直,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肘和腕伸展,上肢置于前面的枕头上;患侧髋、膝屈曲,似踏出一步,置于身体前面的枕头上,足不要悬空。

  取患侧侧卧位时,头部用枕头舒适地支撑,躯干稍后仰,后方垫枕头,避免患肩被直接压于身体下,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患肘伸展,前臂旋后,手自然地呈背屈位。患髋伸展,膝轻度屈曲。健肢上肢置于体上或稍后方,健腿屈曲置于前面的枕头上。注意足底不放任何支撑物,手不握任何物品。

  在我们看到的很多中风患者中,有不少人偏瘫的上肢是紧紧弯曲着的,而下肢在走路时是往外画圈圈的,动作别扭、行动缓慢,严重影响患者自身的日常生活。

  对此,楚医生的观点认为,对绝大多数自然恢复的患者来说,由于恢复不当才大大加重了他们的残疾程度。而所谓的恢复不当,最容易出现的两大问题就是,让患者盲目地活动,或是让患者一动不动。

  先来说说盲目地活动,会造成很多错误动作的出现和错误习惯的固定,这些会使肌肉痉挛逐渐加重,最终肢体因为肌痉挛而完全不能活动。

  “其实,偏瘫的恢复过程,实际上是患者重新学习各种生活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动作是必然的,关键是出现之后要及时纠正,别让这些错误动作固定下来,成为习惯。”楚医生说,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并不是多动就好,而是要在专科医生正确指导下,活动得越多越好。

  再来说说,有些患者中风后不愿动或照顾得太好,致使患者活动太少,这也是偏瘫恢复中经常出现的误区之一。肢体瘫痪后的康复治疗,要以肢体康复功能的训练为主,需要患者主动参与。如果患者动得太少,不仅会造成肌肉萎缩、体能逐渐下降,更严重的是坐待黄金时间流失,从而无法让肢体恢复到最好状态。

  楚医生说:“中风后偏瘫的恢复有很强的时效性。一般来说,中风后头3个月是黄金恢复期,半年内也有比较快速的恢复。如今,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两年内仍能让患者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一切的关键,还在于患者要付出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初冬之际预防中风

   可从六大方面着手

  虽然,中风的康复日渐重要,但要是能及早预防中风,那就再好不过。在这个比较容易发生中风的初冬季节,楚医生也教了大家一些预防中风的生活常识:

  1、保持良好情绪:激动、紧张、焦虑、暴怒等不良情绪,极易诱发中风或加重病情,因此,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尤为重要,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注意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用药:及时增减衣被,预防感冒;天冷注意血压变化,随时调整用药,避免血压升高;

  3、适量的运动: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散步是最简单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散步半小时,不仅可以促进气血流通,且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有助于降压;

  4、热水泡脚:每晚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适当加入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效果更佳,尤其有“糖尿病足”的患者,泡脚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防止皮肤变色、破溃不收口;

  5、适量饮用温开水:老年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差,运动相对少,血液黏稠度高极易诱发脑缺血。因此,要养成适当饮水的习惯,特别在早上起床及白天进行各种活动后,要注意饮水,保证血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对平衡状态。饮水应以温开水为宜,水温过低,会引起胃部不适;

  6、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老年人尤其不要熬夜,因为,熬夜会刺激体内儿茶酚氨类物质释放,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加快心跳,诱发中风。

来源: 浙江在线健康网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