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版的时代周报,报道了10月25日,户籍远在江西九江的15岁女孩占海特与父亲占全喜代表全国2700万随迁子女,就是否允许异地高考这一话题,与数十位代表上海户籍人士之间的骂战。之所以称为骂战,一方面因为骂的特征明显(后者骂前者“入侵的蝗虫”,前者骂后者“上海本地人滚出上海”),另一方面这场约辩基本是无辩而终。这样的骂战我们需要吗?
毫无疑问,这样的骂战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极其需要。
站在不同的角度,赞成异地高考和反对异地高考,都有其充足的理由。而将之作为一个论题,在恢复高考的几十年来,还是头一遭。
高等教育针对地域的不平等待遇,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至少在很多参加高考的年轻人看来,是不公平的。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绝大多数人选择了被动接受既成事实,极少数脑子好使的选择了高考移民等擦边球。
人们宁愿走歪门邪道,不愿与门外的人讲讲道理,这样的情形长久维持,并不说明矛盾的平息。
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话语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伟大的思想家为我们描述了理想中的民主社会公民实现自己话语权的自然状态。而就“异地高考”这一命题的展开“骂战”,虽然与“辩”相距甚远,但可以看作是未能实现的“约辩”的萌芽或前奏——也许,“约辩”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需要我们耐心等待。
但至少,有了开端,进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进程来说,开端极其重要。观点的正方与反方,一开始是打算“辩”的,但很可惜,大家仍然习惯于骂,很快双方纠结于互相的谩骂中。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辩”为目的的“约辩”,经过多次想“辩”而“骂”的结局,当事者都会觉得越来越没有意思,因为无论如何是骂不出真理的。
等到大家都冷静下来的时候,等到大家习惯讲理的时候,等到大家都觉得特权不可存在的时候,等到大家都愿意从心底尊重对手的人权的时候,“辩”就自然而然地可以实现。
所以,不仅是异地高考,对于我们身边很多待解的矛盾,都需要从骂战开始。让骂战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