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自古有三伏天喝伏茶祛暑的传统。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温州市区红日亭附近的五六位退休老人一到夏天便在亭前摆出大茶缸,向路人免费供应伏茶。这样的好事持续了40多年。
近年来,红日亭不仅供应凉茶,秋冬时节还施粥。红日亭已成为温州民间善举的代名词。
凉茶热粥送温暖
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记者来到红日亭伏茶点。65岁的郑正木老人已经煮好18锅白粥。老郑说,现在每天要煮90斤大米,准备12种小菜;换了夏天,一天得烧上10来吨伏茶。
没多久,七八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相继赶来。大家系上围裙,摆桌子、装菜、分碗……有说有笑。这时,亭子前已经排起了10多米的长队。队伍中有孤寡老人,也有晨练后顺道前来的市民,还有不少在温州打工的外地人。“吃饱了,就不会冷。”拾荒老人王怀军今年73岁,这一碗热腾腾的大米粥是他每天醒来的期盼。
不到半小时,最后一桶粥见底。盛粥的李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平均一天施粥600多碗,来喝粥的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
红日亭现共有26位老人,分成两班,他们每年农历六月到中秋节烧伏茶,中秋之后煮粥,直到腊月二十。
“每天这样辛苦,累不累?”记者问。“这是做公德,身体累,心里乐,你看我们身体多好。”老人们笑呵呵地说。
1600多个伏茶点传递爱心
“这是孙子刚孝敬的,我也来做点公德。”八旬老人李晓菲递来一张百元大钞。负责管账的石秀芹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好心人来捐钱捐物,少则几十,多则几千甚至上万元。
红日亭边的两张爱心榜上记着每一笔捐赠:“林女士,爱心款500元”、“阿晨,大米300斤”……石秀芹说:“红日亭每天开支近千元,多亏了大家捐的这些善款,才能一直办下去,帮到更多的人。”
“每笔账都要仔仔细细、清清楚楚,才能对得起行善的人。”当社会善款成为主要经济来源时,红日亭老人选出能者担任出纳、会计、采购,做到所有收支公开透明,有据可查。红日亭还实行日常管理规范化,定期进行卫生检查;规定每位在这里服务的老人必须持有健康证;一旦有人“退休”,便及时选择有爱心的硬朗老人补上。
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大街小巷的伏茶点已达1600多个,大的如红日亭烧茶兼施粥,小的只有一把遮阳伞一个茶桶。
小小一碗粥,传递正能量
“当今社会不缺热心人士,缺少的是身边的慈善平台。”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邱小侠说,在“商行天下”之后,富裕起来的温州人走上了“善行天下”新旅程:同舟共济、乐善好施。
对此,温州大学教授张小燕表示,伏茶点源自民间,发自老人,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
近年来,一些大型的伏茶点开始探索向民间慈善平台方向发展——收留智障孩子,去火车站慰问滞留旅客,年终买上大米、食用油送到贫困户家里等。
而让乐清柳市的众诚施粥点负责人胡笑微意想不到的是,施粥这一简单善举,不但给人温暖,还能引人向善。曾有一位重庆中年人来温州处理女儿的车祸赔偿事宜,几经周折,盘缠耗尽,在众诚吃了两个月的免费餐。他领到赔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施粥点送来1000元,“如果没有施粥点,我当时就拿刀和肇事者拼命去了。”
始于伏茶点的感动,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富于爱心、乐于行善——千里献血感动全国的毛陈冰、捡破烂捐出百万善款的退休老人周绍文、大灾之中奋勇救人的苍南壹加壹救援队……善的能量,流动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