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毕婚族”:婚后生活“压力山大”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04 10:16:48

  白领小颖工作稳定,有满意的收入,然而今年27岁的她仍未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大学时期有一个男朋友,毕业时他向我求婚我没有答应,那时候我觉得大家都没稳定的收入,婚姻基础不牢固。后来过了一年我们就分手了。”小颖说。

  在婚姻问题上,各人有各人的选择,但经济和健康问题,是不少人首先考虑的因素。因此,不少“毕婚族(大学刚毕业就结婚)”的婚姻生活“压力山大”。

  婚前“不想错过这么好的人选”

  “毕婚”即毕业就结婚。为了缓解即将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女生将结婚当成出路,加入“毕婚族”的行列。然而,即使逃避了就业带来的苦恼,也不代表一定能幸福。

  今年26岁的周曼歌毕业四年,女儿今年却已经三岁,是典型的毕婚族。然而,小周如今正办理离婚手续。“当时认识他一年多,他收入稳定,有一定经济基础,对我也很好,就想不要错过了这么好的人选。”小周说。

  与小周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来自上海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显示,婚姻对女性继续深造已构成一定影响。不少女大学生担心高学历妨碍找对象,又被最近“剩女当道”的社会话题所吓,产生“早嫁为妙”的错觉。

  点评:专家称,一个成熟的婚姻需要双方有处理婚姻的能力,处理双方家庭的责任心,以及经济上的独立性。婚姻大事需谨慎对待,别让毕婚的幸福光环过分渲染了你的未来。

  婚后生育孩子年开支10万元?

  婚后,生孩子就成了家庭大事。根据前程无忧论坛“婚后多久你会生小孩”的调查显示,有超过6成的网友表示将在婚后1-3年生育。这些网友对生娃前的准备工作也考虑了很多,如生育准备金及调整、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等。

  前程无忧通过个案采访了解到,一个普通家庭生育孩子每年的平均开支需要10万元左右。

  之所以需要10万元这么多,“生育准备金”占了很大一部分。据前程无忧网站所做的“宝贝计划”专题调查数据显示,近一半的职场人认为生育孩子之前需要至少准备5万元以上。有网友罗列了一份生育准备金的清单:检查费2000元,手术、床位治疗费5000元,产妇用品1300元,营养费1000元,奶粉(每月)1200元,纸尿裤(每月)1000元,婴儿床1000元,幼儿园等初期教育(每月)1500元,保姆/月嫂(每月)4000/3600元,喜蛋等费用300元。

  从清单来看,5万元的生育准备金还真是非常有必要。至于孩子出生以后的“奶粉钱”等花销,那更是“无穷无尽”。

  点评:专家称,这样的生育成本,再加上房贷、车贷,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毕婚族”的手头肯定要紧巴巴的,这就直接影响了“毕婚族”婚姻生活的稳定性。

  延伸有些职业特产“剩男剩女”

  前程无忧论坛的网友选出了“10大容易产生剩男剩女的职业”,其中,财务、销售\公关、IT从业者、跑工地的建筑工程人员、记者、海员、运动员、演艺圈人士、殡葬业从业者等均在列。

  尽管由于一些职业的特殊性,被“剩”几率较大,然而位列“10大容易产生剩男剩女的职业”第一位的,却是最有时间交友的失业者,更有网友调侃“大龄未婚尚可救,失业青年无人问”。可见,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是摆脱单身最有力的武器。

  专家认为,被“剩”的最大原因在于自身,宅又不主动扩大社交圈,肯定落得单身;而反之,离幸福就不会太远了。

  婚假的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晚婚假的天数虽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但员工可以自行查阅当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一般来说,晚婚都会相应地延长或增加婚假天数。

  婚假包含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试用期员工有权享受。再婚可以享受婚假,但是不可以享受晚婚假。如因工作需要婚假期间被要求加班,须予以补休处理,或劳资双方协商补偿方式。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沈谢芸、洪光豫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