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苏州上周入冬上海可能下周入冬 杭州还在等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1-26 08:58:30

  本周是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或许也是2012年秋天的最后一个星期。

  不久前,杭州银杏树还黄绿参半着,略有些羞涩。昨天路过环城东路时,发现银杏叶都已经黄到了极致,一阵风吹过,卷着它们落到泥土里。而蓄势待发的冬天,也像这一阵阵风一样,一次次地用劲,要把残留不多的秋天连根拔起,彻底取代它的位置。

   秋冬转换多阴雨

   上海人说是“冬黄梅”

  留意天气预报的话,你应该有感觉,“冷空气”这个词,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预报员的口中。之前可能是一个星期或是十天来一次,从从容容地完成下雨、降温、放晴、回暖的整套过程;现在则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昨天开始,一股中等强度冷空气深入我国南方腹地,江南、华南等地下雨又降温,杭州也在这个范围中。但不等它“访问结束”,今天另一股冷空气又将抵达新疆北部,开启北方新一轮大风、降温天气的序幕。按照惯例,它横扫北方之后,就会俯冲南下,江南、华南都逃不过它的强势影响。

  和冷空气一起来的,还有雨水。季节交替时,总是很容易下雨,因为这时是冷暖空气交锋最激烈的时刻。就像现在,冷空气要南下“抢地盘”,暖空气还想殊死抵抗。一冷一暖,引发雨水纷纷。等到冷空气完全占了上风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冬天也就此开始了。

  上海气象爱好者“@包罗万象万万象”昨天发微博说,就上海及其附近地区而言,近几年夏季梅雨越来越不典型,经常敷衍敷衍下几滴雨就直接进入盛夏,而深秋特别是十一月,连绵阴雨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旺盛的暖湿气流造就了“冬黄梅”。

  杭州的情况,好像没有上海那么明显,不过,去年和前年,11月末到12月初那几天,杭州基本上也都是小雨飘飘,秋和冬就在阴雨中完成了交替。本周的天气,也是阴雨占了大半,不知道冬天会不会就这么阴沉沉地来了。

   今明两天很冬天

   薄羽绒毛线帽一点不夸张

  眼下,我国北方已经全部进入了冬季。昨天苏州气象局宣布,从上周五开始,苏州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

  上海气象局华东区域气象中心天气观察员“@气象上海Rainbow”昨天发微博说,下周有一股强冷空气要来,上海可能因此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

  “GFS(美国数值预报)和欧中(欧洲气象中心数值预报)基本一致认为,12月4日前后有一次全国性强冷空气或寒潮爆发,普遍降温8-12℃。本轮冷空气过后,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还要下一个台阶。从上海来看,由此可能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但目前由于时间还比较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眼看着冬天的包围圈越缩越小,杭州的秋天不知道还能坚持几天。

  气象学上入冬的标准,要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根据本周天气预报,今明两天,杭州的日平均气温都会在10℃以下。不过周三起,气温又会回升一些,但这并不会影响气温整体下降的大趋势。而且,杭州常年平均11月28日入冬,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

  再通俗一点说,其实在很多人的心里,冬天已经来了。这两天,身边不少人已经穿起了薄羽绒,昨天办公室有一位姑娘把冬天的毛线帽也戴上了。但谁都不觉得突兀,天的确是很冷很冷了啊。

   季节性抑郁开始发作

   穿得暖和点会有帮助

  除了保暖,本周阴沉沉的天气下,建议大家还要多多照顾自己的心情。

  有人说,“愁”字是“秋”和“心”加在一起组成的,说明秋天很容易犯愁。这其实还真有一定道理。尤其到了秋末,气温下降,连续阴雨,缺少阳光,再看到万物凋零,就很容易触景伤情。“黛玉葬花”就有点这种意思。

  医学上对“伤秋”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季节性抑郁症。

  季节性抑郁症,也叫季节情绪失调症,每年同一时间发作,常常从秋末冬初开始,到春末夏初结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造成季节性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冬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缩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毛洪京说,人的情绪确实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天气冷,日照少,都会影响到情绪,让人容易抑郁,“我有一个病人,一到秋冬季节下雨天,就把浴霸打开,浴霸一照,心情就会好很多。”

  季节性抑郁症的症状还包括,睡眠增多,食欲旺盛,喜欢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甜食,排斥户外活动和社交,喜欢独处,精神涣散,工作倦怠,情绪低落不振等。

  其实到了秋冬季,这些症状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如果不是非常厉害,也不用太紧张。毛洪京说,偶尔情绪低落没有关系,自己稍微注意一下,多晒晒太阳,多穿一些衣服保暖,适当做些体育运动,或是抽空去跟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很快就能过去。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顾怡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