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用过圆珠笔,但肯定不知道下面这些数据。
中国一年要生产380亿支圆珠笔,差不多每个地球人能分到5支。
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圆珠笔,中国却还没有彻底掌握中高档笔头、墨水的核心制造技术,每年至少要花2亿美元进口“零件”。
这意味着,“Made In China”的圆珠笔,要不是低档货,要不就是“装配In China”。
怪不得有人调侃:“能造出原子弹,却搞不定圆珠笔。”
这种尴尬,会在2014年结束,届时,由国家科技部支持的为期三年,花费6000万的专项研发将有结果,中国将形成完全国产化的圆珠笔产业链条。
“核心材料”靠进口
一支笔只赚一分钱
其实,圆珠笔是个大概念,它具体包括三类笔:一类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圆珠笔,一类是中性笔,一类是水性笔。
他们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利用笔尖上的圆珠在书写时与纸面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力,使圆珠在笔尖球座里的滚动,带出笔芯内的油墨或墨水,以达到书写的目的。
什么样的圆珠笔,是一支好的圆珠笔呢?
除去笔的外壳因素,还要符合这些标准:书写流畅,轻巧,不漏墨,更不能发生圆珠掉出来这样的“糗事”。
“我和笔打了近二十年交道,亲眼看到这支圆珠笔,难倒了许多人。”总部位于宁波,也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制笔企业——贝发集团研发总监殷永生对记者发出如是感慨。
“墨水、笔头、以及二者的匹配,是生产圆珠笔的核心技术。”殷永生说,可惜国内生产的原料,都比较低端,“容易漏墨、掉珠、耐磨性差,只能占领廉价的底端市场。而制作中高档笔芯的原料,现在基本依赖进口。”
现在,我们每年生产的380亿支圆珠笔中,中高档笔大约占到三分之一,约为100亿支。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要花2亿美元进口制作中高档笔的各种原料。
“我们的笔头就主要从瑞士进;中高档的墨水则从德国、日本进。”上海晨光文具,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制笔企业,副总姚鹤忠透露说。
正因为“核心部分“都还靠进口,所以制笔行业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做一支圆珠笔,只赚一分钱。
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一支笔,笔头来自瑞士,墨水从德国进口,这两样的成本,大概就需要0.126元,再加上笔管、外壳等塑料配件,成本是0.233元,而出厂价不过是0.245元,利润空间,真的只有1分2厘。
相对而言,中性笔的利润高一些,能赚到2—3分钱,水笔可以赚5—6分钱。
3年研发3大核心技术
预计2014年能形成完全国产化的圆珠笔产业链条
成本的命脉,被外国企业掐着。
为什么国内企业不自己研发呢?做圆珠笔这一行,企业基本还是走“薄利多销”这条路,研发是要投入巨大成本的。
“我也想自己搞啊,可万一搞不成呢?”行业一位企业主说。
国家撑腰搞研发,就不存在这么多顾虑了。
科技部批准的“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现在已经进入关键时刻,这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将投入近6000万元科研经费,是这么多年来,国家在制笔行业研发上,提供的最大一笔扶持资金。
这个项目一共要三年,去年开始,到2014年为止,三个子课题分别要解决墨水、笔头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笔头与墨水的匹配技术三个问题。
其中,贝发牵头专攻笔头,上海晨光专攻笔头与墨水匹配;墨水课题则由另外一个上海公司承担。
“做笔头的金属原材料要被拉成毫米级别的‘细丝’,然后再高速切削。”殷永生说,国内现有的不锈钢材料容易被拉断,品质也不够好,“这次研发就是要破解这个难题。最终目标是建一条年产1000吨原材料的生产线。”
这1000吨原材料,将能满足100亿支中高档笔的笔头生产需要,彻底摆脱国外企业的垄断。
而上海晨光的姚鹤忠则透露,他们的攻关,也已按计划在顺利进行。
“最好的笔头配最好的墨水,是不是就一定是最好的笔?”姚鹤忠卖了个关子,“其实不然。两者之间还有个匹配问题。我们就是要通过反复试验,找到某种规格的墨水,和某种规格的笔头,是‘黄金搭档’。”
怎么实验?姚鹤忠举了个我们最能理解的例子:比如出墨是否均匀,可以用仪器让一支笔芯先画100米的线,测出用掉的墨水重量;之后这样再重复做9次,看每次的出墨量是否一样。如果都一样,就算过关。
“最后所有的实验数据都会公开,以后制笔企业用什么墨水配什么笔头,一查就行。”姚鹤忠说。
历时三年的研发,将在2014年结束。
届时,突破笔头、墨水等核心技术之后,看似简单的圆珠笔,将真正实现“完全国产化”。不但不需要再进口原材料,而且整支笔的成本,还至少可以降低5个百分点。
邱智铭:
就算郁闷到砸机器,也得继续研发下去
宁波,中国最重要的文具产业基地之一,去年圆珠笔产值占全国三成,众多制笔企业中,贝发集团无疑是龙头老大,出口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邱智铭,贝发集团总裁,1993年入行,二十年来关于笔的故事,他如数家珍。
十八大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而邱智铭的故事,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
质量不过关
曾经赔过8万美元
我进这行,算是子承父业,1993年时,从父亲手里接过这个小小的制笔厂,当时所有员工加起来也就30多个人。
第二年,我把厂名改了,叫做“贝发”。贝,是贝壳,最古老的货币,贝发的意思,就是贝壳很多,希望发财吧。
最初的生意,根本不好做。
当初贝发还是盯着国内市场,用的原材料是国内的,就感觉质量不行,比如墨水,太阳光照一段时间,就变色了。我只能在出厂之前加强检验,卖出去的,尽量是最好的产品。
1994年的时候,我们听说了广交会,结果无意中成了广交会上第一个“流动摊贩”。
当时我是和殷永生一起去的,现在他是贝发的研发总监。殷永生做了个特殊的公文包,包打开,里面是各种我们能生产的笔。到了广交会上,就在会场里逛,看着像客户的,我们就把包打开展示一下,看看对方有没有意向。。
就这样,我们还真接了不少外商的订单。
后来国外订单越来越多,但同时质量问题也凸显出来了,海关通不过,还要被客户投诉索赔。当时最大的一笔赔款,是给一家加拿大企业做单,最后赔了八万美金,相当于一个月的销售收入、半年的利润。
老外挺惊讶,觉得贝发很诚信,就这样,慢慢积累了一批批外商客户。
上万组实验
搞定中性笔
1996年起,我们决定,用进口原材料,必须把质量搞上去。
不过企业同时也在做研发。一开始是解决模具问题。一支笔的塑料外壳也是要模具定型做出来的,当时大家还要花外汇从韩国、日本、德国买,结果我们花了三年搞出来了。
很多同行来参观。那个时候的确还是挺骄傲的,终于有了中国的制笔专用模具技术,不用再依靠进口了。
从那个时候起,我也越来越感觉到,前瞻性和创新能力,一定是决定企业发展高度的关键。
比如1996年,我去美国出差,偶然用到了一支中性笔,这种笔是日本人发明的,我觉得书写很润滑,回来后,就决定试产。
当时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从这个国家进口的墨水,怎么和另外一个国家生产的笔头匹配。
做了上万组实验,问题才基本解决,贝发凭着这支笔打开了俄罗斯市场,到了1999年,又开始风行国内。
所以说,我们一直知道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连续十五年了,一直保证要做到每三天申报一项专利。
世界最大的文具公司是家美国公司,全球有600多家合作企业,他每年只颁发一块技术创新协作奖牌。我们就拿了一块。
笔头材料的研发负责人
郁闷到砸机器
现在,贝发承担着笔头材料研发的国家项目。
能用来制造笔头的这种不锈钢,是一种很特殊的钢材,配方中包括各种微量元素,具体加进去多少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钢材品质。
在最初的三个月里,我们曾在北京参加了12次研讨会,对不锈钢材料的配方,最终确定下来,以日本配方为基础。
在实验室里,我们把日本制造笔头的不锈钢材料放大,发现最细微的结构上,日本材料的截面是条形,但中国当时的材料,却是菱形。
怎么做到相同?不锈钢材料中,有12大元素。研发人员只能用土办法,一个一个含量试。
比如碳的量,最初是6倍,先降低到5倍,看有没有变化,之后降到4倍……
光是这个项目,有记录的试验就有560多次。最后发现,不同的原因是硫元素含量。
集团技术部经理是浙大研究生毕业,一轮轮地反复测试数据,做到他和同事们都要崩溃了,甚至还砸过机器。砸的是测试机房里用来测试金属的洛氏硬度仪。
我就和他说,搞研发的苦大家都知道,真郁闷了,砸机器能发泄下就砸吧,不过砸完还得继续干啊,拜托拜托。
现在,研发的不锈钢材料,已经接近量产。但下一步还会在材料的均匀度、稳定性上攻关一下。
这个科研项目,我想是一定能拿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