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旅游频道 > 旅游新闻
对坞,行走在消逝中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1-19 14:57:51

  【地图】

  在常山县东北角,海拔1000多米的深山中,呈线状聚落着一座古村,村庄南北两侧各有一条清溪自西向东而流,仿若两条飘舞的绸带将村庄柔婉地托起,而村中的高扇山脉居中将村庄一分为二,从高处望去,整座古村恰似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这里是常山县新昌乡对坞村,也是常山最偏远的一个村落。由于地处深山所导致的交通与信息的不便,整座古村的建筑还完好地保留着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模样,在秋日暖阳的映照下,整座古村显得这样古朴而静谧。

  【微导游】

  自驾路线:从衢州出发,沿G3京台高速向西行驶,至芳村收费站出口行至新昌乡政府,沿盘山公路继续行驶4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对坞村。

  公交路线:在常山县汽车站搭乘前往芳村的城乡公交车,半小时后换乘前往对坞村的面包车即可。

  【探访记】

  光辉的“龙脉”传说:

  记述遗落深山的明清古韵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00多年前马致远词里那些渗透着茫茫苍凉的风,吹到这里的青墙黛瓦间,却偏偏回旋成了穿堂的杨柳风。也许是这满目的青山阻隔了外面世界的喧嚣,又或许是这里的潺潺清溪濯洗了倦归人满身的疲惫,在对坞村族谱的记载中,这里曾经隐居着一位与苏轼齐名的宋朝丞相。相传这位叫做王介的左丞相不仅为官正直清廉,更是写得一手好文章,在他告老还乡回到对坞之后,曾以诗书传家,王氏一脉出过不少乡贤名士。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牛角挂书,耕读传家几乎成为对坞不成文的传统,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瓦间,无不充满着诗书礼仪的气息。

  古传对坞村乃风水宝地,潜伏着一支“龙脉”。村中保存完好的《王氏宗谱》里曾有记载:“龙脉自八面山作祖屏障叠峦,由南而北反身作势跌落其居,一年如玉尺焉,前则情系横流,自西向东左蒙右拂回龙尖笔峰,冲火捍卫水口,不胜其秀美焉,游其里者外见田畈曲屈,古厅优雅,横桥而望,伊若天然书图焉,内见芪林修竹泾石清泉,登山临流无异入桃源也,时而童谣唱晚,时而天光散彩,朝七暮七,亦足怡情而适志焉。自王氏世居于此,以读、以耕、以宴、以享敦伦睦族,戴尧天、乐舜日,不诚泰山磐石之安也哉?”整个村庄坐南朝北,村民居住房屋依山傍水而建,村庄四周群山连绵,随便停在哪一处山腰上,便可以清楚地俯瞰村庄的全貌,若在有雾之日观之,犹如人间之仙境,美不胜收。东侧的溪流叫八面山溪,西侧的溪流叫童家坞溪。村中高扇山位居中间犹如靠山,将山庄分成两半,至村口合一。蜿蜒的古鹅卵石村道及东西两溪汇流而成一条惟妙惟肖的“龙形状”,宛如神龙摆尾。

  在过去,为了保护水质的洁净,村中族老曾经立下许多“规矩”——溪涧底部填铺以鹅卵石,防止泥沙流失;定期清理溪水;村民日出之前不许在沟里洗衣;溪涧内不许放养鹅鸭;不许洗沾有粪便的衣物……一代代淳朴的村民们恪守着这些准则,即便如今这溪水已不再是他们生活的惟一水源,淙淙水流却依然保留着昔日的纯净清澈,一如百年之前。

  保留完好的古建筑:

  六十六座古桥连接今昔记忆

  这是一个由66座年代、形状各不相同的石拱桥连接起来的村庄。

  由于地处山坞之中,平地极少,勤劳聪敏的村人们在穿村而过的两条溪涧上面搭起了66座石拱桥供人们行走。沿溪畔缓步前行,几乎每隔几十步便有一座桥跃然入目,桥桥相接,望不见尽头,堪称奇观。桥身多呈斗拱状横跨水面,如一条卧虹连接两岸,桥面与地面齐平,在对坞村几百年的农耕记忆里,这种宽阔平缓的桥面,曾经是村人们晾晒稻谷茶籽的最佳选择。桥,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并不仅仅只是作为单纯的交通工具,更见证了自远古时代开始,他们与自然的抗衡与融合。

  对坞古村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有24幢之多,因山多地少,村中民居大多相互紧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院落之间一般都有封火墙相隔,处处彰显着吴越江南的灵巧与秀气。每当日影西斜,粉墙黛瓦,竹枝摇曳的影子顺着日光投射在墙上,变化出形状万千。

  村民的房屋多为里外进,上下厅,每幢独立的住宅中都有一个较大的空间,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即“堂前”。“堂前”居中又面向天井,人们对堂前的摆设(俗称上横头)装饰犹为重视,这在红白喜事时体现尤甚,它能反映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家族史,中间四柱分别采用柏、梓、橦、椿四种木料,寓意着“百子同春”。屋檐枋下往往雕有龙凤呈祥,双龙戏珠,及缠枝牡丹、麒麟等浮雕图案,牛腿、雀替雕工精细,处处流露出一种文人书卷之气。 除了古民居,村里还有一座明末清初时期便流传下来的王氏祠堂,祠堂前有一株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樟树,樟树下伫立着一座木石结构的廊桥和一杆丈许的“天灯”。而关于这杆“天灯”的凄美传说,至今已在对坞村民中流传了400多年——相传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在行至这座廊桥时,已是夜深路险,桥边住着一户妇人,担心他不好赶路,便好心收留书生借宿一宿。哪知第二天书生走后,便有好事者谣传妇人与书生的闲话,妇人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当晚就在树下悬梁自尽了。当第二年春深似锦,高中状元的书生回到对坞,想要找到当年那个古道热肠的妇人报恩,得知她的故事,不禁涕泪纵横。他在树下磕了3个头,立下了这杆“天灯”,每到夜幕降临,就由掌灯人点亮这盏灯,照亮过往行人的道路,它经历了几百年历史的沧桑,不管风吹雨打日晒,依然挺立在村口。因为这灯是纪念这位妇人冰清玉洁的气节,这盏灯又被村人们叫做“清洁灯”,而每到傍晚就要点亮“天灯”的风俗传统,至今还保留着。

  行走在消逝中:

  百年古村或许即将成为昨日记忆

  徜徉在对坞村具有几百年历史的鹅卵石道上,整座村庄坦然地沐浴在秋日柔和的阳光下,仿佛正向人们缓缓地舒展开笼罩在古村神秘面纱下最真实又最具人间烟火气息的一面。

  对坞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这里有唐朝流传下来的迎灯习俗——板凳龙灯,每年农场正月初十由前辈作龙头、龙身、龙尾,各户自制灯板作龙身,有书写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等祝福语,也有巧手的村民们用红纸剪成各种瑞兽贴在龙身上,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每年正月十一晚上起灯,元宵节迎灯,正月二十满灯,村里的青壮年都要出来舞龙灯的。”村支书王杭州说起这段,语气里不无自豪。8年前,由于修建芙蓉水库,村中一半的村民已移居山外,原本近千口人的村庄,如今只剩下不到200户。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在今天的对坞村,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孤单的身影。而昔日这位支书最为骄傲的迎灯习俗,也只能由他和村中几位身体还算壮实的老人支撑着。

  事实上,对坞的确是一座行将消失的村庄。王杭州告诉记者,由于地处偏远,面包车是对坞村村民外出惟一的交通工具,一天只进出两趟,如果错过了时间,就只能等第二天了。如果说村中的那66座古桥搭起了村人之间行走的桥梁,那么这往来于山间的面包车就如同一座流动的桥梁,连接着这个大山深处的村落与外面的世界。而据他透露,在今后的两年中,村民们将会随第二批的“下山脱贫计划”,全部搬迁下山。“过不了多久,这里就要空喽。”站在八面山山腰,这位年过半百的支书望着满山盛开的油茶和山坳间薄雾笼罩着的宁静村落,若有所思地说。

  山风猎猎吹起,暮色和炊烟笼起飘渺的雾气,夕阳渐渐洒满整个山村,整洁的村舍让人仿佛回到了陶渊明笔下最干净的乡间田园。远远望去,村口的那株古樟树底,至今依然是对坞村村民们聚集的中心,老人们晒太阳,妇女们汲水洗涤,说说笑笑,欢乐祥和。正是油茶收获的季节,村里老小都忙着上山采摘成熟的油茶果实。暮归的村人背着丰收的果实,身后跟着欢跳的黄狗,沿着鹅卵石小径,向着自家炊烟升起处走去,倒颇有几分诗中“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意境。

  也许在对坞,可供我们怀想的,并不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商业街,而是好心人提供的柴灶开水,是“茶待多情客,饭留有义人”的仁厚质朴,是那份问饥问渴问寒暑的温暖乡情……这是属于古村的温度,也是行走在消逝中的故园。

  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们的身影陪伴着老屋。

  正是油茶收获的季节,村里的平坦处全都晒满了油茶果。

  油茶是村里的主要农作物,金秋时节,村人们挑拣着油茶。

  暮色和炊烟笼起飘渺的雾气,夕阳渐渐洒满整个山村,整洁的村舍让人仿佛回到了陶渊明笔下最纯净的乡间田园。

 

来源: 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徐丽 文/摄 通讯员 胡江平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