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的单调、远离家人的寂寞、条件艰苦的环境……这是一群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的普通共产党员,他们在海岛、在山区,从事着教师、邮递员、医生这样看似平凡的职业。他们用数十年的光阴坚守,让平凡的工作变得厚重。
在十八大的会场上,我们找到了这些来自基层的党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百姓的承诺,也用自己的坚持诠释着“最美”的内涵。
翁丽芬:扎根海岛24年的教育“灯塔”
代表故事:
她扎根大陈岛,在这个离大陆52公里的海岛上教书育人。
她远离家人,一住就是24年,从普通老师做到校长。
她叫翁丽芬,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党总支副书记、大陈实验学校校长,被誉为海岛教育的“灯塔”。
翁丽芬谈起自己的生活,一直微笑着,但是谁能知道这微笑背后的艰难。
大陈岛条件艰苦,常有强台风侵袭,岛上留不住人才。1988年,18岁的翁丽芬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毅然做了大陈小学代课教师。她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让她下定决心:要在海岛上好好教书。2004年,大陈小学被撤并,翁丽芬来到大陈实验学校任教。
翁丽芬常年一人住在学校单身宿舍,全家聚少离多。说起家人,她觉得有些愧疚。为了心底的承诺,她把所有的热情都灌注在了自己的学生身上:那一次,她班上一个女生的父亲出海捕鱼遇难。翁丽芬看着眼神忧郁、蓬头垢面的孩子很心疼,于是她常把孩子带到自己宿舍,给她梳头洗脸,为她辅导功课。在翁丽芬的细心呵护下,笑容重新回到了女孩脸上。
这几年,岛上学校生源减少,有一年几个年级加起来只有41名学生。但翁丽芬却说,“只要有一个学生上课,学校就得办下去!”就是这样无私的付出,使她教的学生大多成绩优秀,品性淳朴。
在学校,翁丽芬在年轻老师中人缘很好,大家亲切地称她为“翁大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海岛执教的24年间,她从没向组织提出调动,从没因想家而请假,从没因私事缺课……
●代表关注:
如今的翁丽芬,最关心的还是孩子们的教育和生活,在十八大浙江团小组讨论的时候,她动情地说,“我们学校义务教育营养餐补助从每生每年350元提高到了750元,孩子吃得很香!”
这次来北京,她最高兴的,就是在十八大报告中看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她说:“下个月,我们新的教学楼就要竣工了,明年孩子们就将在新教室学习。我想,孩子们到时不知有多开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