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大家来说吧
汽车召回条例为消费者撑腰 汽车召回从此有法可依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1-05 13:41:34

  备受关注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已于10月30日正式公布,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汽车召回从此有法可依,企业逃避产品质量问题将面临巨额罚款。

  业内人士对《条例》出台表示欢迎。我市部分经销商认为,这将对车市带来积极作用,消费者购车更加放心。有消费者表示,希望在此基础上汽车“三包”政策也能出台。

  用巨额罚金严惩违规车企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加大了处罚力度,同时明确了召回的整套程序。《条例》规定,生产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有未停止生产销售或进口缺陷汽车产品、隐瞒缺陷情况、经责令召回拒不召回情形之一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许可机关吊销有关许可证。

  按照该《条例》,如果一款年销上万辆的车辆存在缺陷却拒不实施召回,按售价10万元计算,其罚款可能上亿元。

  同时,《条例》明确了召回的整套程序:一是明确了召回启动程序,生产者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质量监督部门经调查认为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通知生产者实施召回;二是规定了实施召回程序,对实施召回的缺陷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采取修正或补充标识、修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消除缺陷;三是规定了召回报告程序,生产者应当按照相关部门规定提交召回阶段性报告和召回总结报告。

  经销商:我市极少整车召回

  《条例》出台,更多的是有利于整个消费群体。如果具体到某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遇到汽车产品设计或质量缺陷问题,很难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按照相关程序,一款汽车产品是否存在设计或质量缺陷,要很多车主一起去投诉,才可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开展深入调查。因此,消费者应增强维权意识,每增加一个人投诉,就增加一些维权的力量。

  今年初,义乌等地的车主要求召回有问题的大众汽车DSG7变速箱,集体到杭州一车展维权。维权车主认为,大众多款配备DSG7速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存在熄火、转速迟钝、无法升挡、卡死等问题,即使软件升级后,汽车顿挫感依旧,低速转弯时还会抖动,而且动力明显下降。

  这只是众多汽车消费维权事例的一个缩影。现在,大众公司已经将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生产的DQ200(七速)和DQ250(六速)双离合变速箱质量担保期延长至10年或者16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

  经销商对《条例》出台表示欢迎。“以前我们就像是夹心饼干,在消费者和厂家两头受气。”金华汽车城一美系品牌汽车4S店市场部人士说,消费者不清楚汽车出现的问题责任在谁,首先就会找到经销商,很多时候经销商夹在厂家和消费者之间,左右为难。

  据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介绍,历次召回中,涉及我市车主的汽车也有不少,但这些召回案例大多以生产企业主动召回形式进行。由于此前规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汽车并不主动召回,而且极少整车召回,召回的车辆多以维修、更换为主。《条例》出台后,汽车召回的规模将会大幅增加。

  消费者:“三包”政策更实在

  相对于可能性较小的汽车召回,车主普遍对汽车“三包”规定出台寄予厚望。

  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在8月1日到10月10日的汽车销售旺季里,金华工商12315申诉举报中心共接到90起投诉,平均每天1.3起。而三季度共接到有关汽车消费的申诉138起,70%是汽车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由于国家尚未出台汽车“三包”规定,而汽车商品总价较高,还要考虑新车上牌、过户、税费、保险等方面因素,所以“包修、包退、包换”的“三包”规定没法简单套用,发现质量和服务问题,只能按照有关规定或厂家及经销商承诺处理,导致纠纷发生。

  “汽车商品全年投诉总量,在金华各类投诉中已经排在前几位。”金华市工商局消保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汽车零部件众多,就注定了汽车消费、服务和维权的复杂性。在工商调解人员看来,现有汽车消费争议,多数源于消费者希望汽车质量尽善尽美而实际难以做到,牵涉到消费者、经销商、生产商三家的利益。

  《条例》出台,对很多希望汽车“三包”政策出台的消费者来说,看到了更多曙光。监督企业加强对汽车产品缺陷管理是汽车实现“三包”服务的前提。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在汽车召回与汽车“三包”政策齐备后,汽车生产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的话语权将会发生变化,对汽车产业链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李冰峰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