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将从供暖第一日开始发布供暖气象指数,一直持续整个供暖季,指导社会公众根据供暖气象指数来调节供暖量的大小,真正实现“看天烧火”、“看天供暖”。
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了由百余个监测点组成的覆盖城市近郊的冬季供暖监测网,可以采集供暖小区室温、环境温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和锅炉供、回水温度等与供暖节能相关的数据,按北京地区的供暖总投入估算,根据天气变化情况科学供暖节能至少在3%至5%左右,气象服务每年可使供暖费用减少上亿元。
供暖气象指数应时而生
北京市气象局专业气象台台长丁德平告诉记者,北京市发布供暖气象指数已有9年时间,事实上,早在2000年这个问题就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了,丁德平回忆,当时北京正在申奥,城市节能环保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然而当时北京污染比较严重,尤其采暖季烧煤带来的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十分“扎眼”,因采暖运行缺乏科学指导,供暖比较“随意”,感觉天冷了多烧点煤,热了少烧点煤,人们往往会经历一个先“受冻”再提温的过程,室内温度受室外天气影响很大,采暖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北京气象局在北京市发改委和市科委立项,开展关于供暖气象指数的科学研究。
全市建立百余供暖监测点
丁德平介绍,针对供暖的科学性研究成果推出后用来服务供热单位和社会公众。北京市气象局不仅给供暖单位提供诸如温度、湿度、风力等气象要素预报,还会做一些供暖参数的预测,比如出回水温度、单位面积供热量等,供暖单位可以根据采暖期气候趋势预测、长期预报和供热面积供热量,提前做出购买、运输和储存燃煤计划。同时气象部门综合气温、日照、风力和空气湿度等气象因素,计算出需要供暖的量级,面向社会发布供暖气象指数,这个指数一经发布便引起社会公众关注,一跃成为气象信息咨询热线冬季咨询率最高的第一大指数。
未来供暖指数将发挥更大作用
现在不少新建的小区都采用天然气自采暖。丁德平表示,如果是集中供热,离暖气出口近的温度比较高,离暖气出口远的则低一些,为了保障管网后端的温度,往往会加大供热量从而导致前端的温度过高,而自供暖的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供暖温度,更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同时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更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将来北京也会朝着供热计量的趋势发展,老百姓可以像买电一样‘买热’,到时供暖气象指数将发挥更大作用。”(记者蔡文清)
供暖指数分五级
一级天气不太冷,室内的温度略低,少量供暖。
二级天气比较冷,室内温度较低,适当加大供暖量。
三级天气很冷,室内降温幅度很大,最好全天供暖。
四级天气寒冷,室内热量向外扩散迅速,需加大供暖量。
五级天气很寒冷,室温散热非常快,需全力
供暖才能保证室内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