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陆家嘴竹园商贸区,系着红绸的铁锹插入土中。
10月15日,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所中美合作大学——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办的上海纽约大学。
在距离上海不足300公里的宁波,早在8年前就首开“本土留学”之先河。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
“未来10年再办10所洋大学!”拥有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混血”学校的浙江,仿佛尝到了甜头,一发不可收,定下了这样的蓝图。
不仅在长三角,在西安、在广州、在天津、在重庆……越来越多的“洋大学”正越洋而来,开始落户中国。
蔚然兴起的“洋大学”之风,又会吹开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
【大学之忧】试验田效应
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 ——蔡元培
虽然还只是构想,但这将成为一个“垂直校园”。
因为脱胎于纽约大学,决定了这所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师生交流的公共区域都被安置在一座大楼内,这就是“垂直校园”。
未来的上海纽约大学,也将是这样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
“让一个学院居于一幢高楼,深入城市腹地,以便打破学校与城市的隔膜。”纽约大学校长约翰·塞克斯顿在华东师范大学演讲时这样描摹纽约大学实行的“垂直校园”模式。
明年,这一切设想都将变成现实。因为上海纽约大学将开始招收本科生,第一批本科生将开设金融等专业,一半来自中国,另一半来自全球各地。
目前,国内大学的生师比是16∶1,而美国大学的生师比标准是8∶1,上海纽约大学将在生师比、教室的学术水平、教学方式等方面与曼哈顿的纽约大学保持一致。
上海纽约大学实施的是“理事会”制度,学校理事会由中美双方各4人组成,校长由华师大选派,执行副校长由纽约大学选派,并直接负责学术管理。
就在上海纽约大学所在的浦东陆家嘴,哈佛大学上海中心也已开始投入运营,这是哈佛在海外设立的7个研究中心中最大的一个。虽然还没有尝试合作办学,但哈佛校长德鲁·福斯特坦言,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哈佛学生有机会到中国来学习,让更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到哈佛去”。
这是一场场静悄悄的“试验”,目的是“双赢”。
“对于华东师大而言,创建上海纽约大学旨在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经验。而对于纽约大学来说,上海纽约大学将是其全球教学、研究战略网的一部分。”纽约大学校长约翰·塞克斯顿和华师大校长俞立中都提及了他们的目标。
承载着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期盼,中外合作办学之路探索越走越宽。
我们从省教育厅了解到,到2015年,浙江省将创办两三所宁波诺丁汉式中外合作的高水平大学,办好一批中外合作项目,提高外籍教师聘任比例,引进国外优秀教材。
在上海,未来5年,上海紫竹国际教育园区将启动建设,并吸引美国常春藤联盟名校及其他国际一流高校加入;在江苏,目前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几所省属高校正在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商谈合作事宜;在广东,未来5年,将重点引进三至五所国外知名大学到珠三角地区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试验田”效应不断扩张,纷至沓来的洋大学搅活了一池春水。
国内高校对国际交流合作纷纷表现出迫切愿望和浓厚兴趣:复旦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国政治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等陆续建立了合作培养新闻、管理、国际政治等专业人才的计划;上海理工大学与英国11所高校合作,设立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国外教学资源与国内教育环境的“联姻”,正成为时下的新潮流。
【大学之道】 “鲶鱼”来了?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洋大学”带来的这场热度并非空穴来风。
4年前高中毕业的时候,顾晨娴选择了宁波诺丁汉大学读本科。“课堂都用英语教学,用的都是国外的教科书,十几个人的小课,经常举办演讲和小组研讨,大家都很踊跃,同学老师之间可以随便交流自己的想法,氛围很热烈。”顾晨娴庆幸当时自己的选择。
对海外“洋大学”的涌入,拍手叫好者有不少。叫好,不仅为了能给学生提供低成本“本土留学”的机会,更是希望与国际接轨的办学模式能对内地高校起到“鲶鱼效应”,推动国内高等教育加快改革步伐。
华师大校长俞立中说,中国不缺大学生,缺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的人才,“高等学历人才培养的趋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明显弊端,中外合作办学将在多元化、多层次人才培养中发挥示范、探索作用。”
“目前,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贪大求全,导致师资力量、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而一些大学教育课程设置也不合理,可是局限于体制障碍,近几年来国内高校的改革迟迟未见起色。”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看来,中外合作办学或许正是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进行改革探索的不得已之举。
但是,怀疑者亦有之。
“单单采取这种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难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合作办学”不等于“办分校”,如果单从丰富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如果是为了促进教育改革,唯有鼓励国外大学直接在国内建立分校,引进二者之间的教育市场竞争才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
曾经在本土“洋大学”门口犹豫了很久的许辰旭,最后没有把女儿送进“洋大学”,他说:“我考察了一下,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都是和高考制度嫁接在一起的,而不是按照国外大学的模式申请入学的,所以我担心这些‘洋大学’会在本土土壤中被中国大学教育体制一步步同化,被陈规陋习、条条框框束缚住手脚。”
【大学之用】移植的种子
教育应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
有人说,中国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忙着背《三字经》,美国孩子却在忙着做科学实验;中国学生埋头苦思写“我的一天”的作文时,美国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大量文献写研究文章。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在中国本土诞生的这批“洋大学”最吸引人的所在。
宁波诺丁汉大学移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了国内“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取小班化教育、评分制度等,注重对团体合作精神的培养。“我们还配有私人导师,一个导师负责十几个同学,会定期交流帮助解决个人生活、情感问题。”宁波诺丁汉大学毕业生顾晨娴这样说。
按照世界通行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优质的教学质量是“洋大学”的立身之石。
“考试是开卷的,可以开电脑、看笔记、看课本,但题目你就算用谷歌和百度也找不到答案,因为答案要的是你自己的思考。”作为浙江工商大学交换生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读书的倪震洲认为,原汁原味的西方式教学是吸引学生进入“洋大学”的亮点。
“老师写板书,学生记笔记的方式,在美国已经很少了”,西南财经大学留学学院邱昊天感慨道,曾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他,喜欢美国大学里活泼的教学氛围。
也有人问:既然要享受国外先进的教育,何不直接将孩子送出国外?
“一下子让未出过远门的孩子一个人漂洋过海去生活、去学习,我难以接受。”把儿子送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学院读书的顾爸爸道出了家长的心声,语言不通,文化不习惯,生活难以自理,安全问题,这些都是家长放心不下的。
“在国内就读中外合作学校的费用要节省一半甚至更多,国内一年最多10万元人民币,如果到英美留学,加上生活费每年至少也得二三十万了。”以后打算将女儿送进洋大学的杜茜说,“洋大学毕业后能有双份学位证,性价比很高。”
洋高校来袭,占领了一部分国内教育市场,也提供了更多教育资源。不少专家认为,教育改革不能固步自封,我们不妨把“洋大学”看成是一种“破”的力量,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催化剂”,有所借鉴,国内教育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