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儿童健康
宝宝睡觉不踏实 是没吃对惹得祸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0-23 10:31:18

  妈妈是否还在为宝宝什么睡觉老是不安稳而烦恼呢?每当看到这种情况,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宝宝活动太大而影响夜晚的睡眠,或者是宝宝是不是身体不适了呢?妈妈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是宝宝错误的饮食习惯惹的祸。

  吃的不对也会影响睡眠?没错,听似天方夜谭,可是听完小编的解释之后您就明白了。

  四种食物破坏宝宝睡眠

   油腻食物

  油腻食物中以油炸食品最为典型,油炸食品由于香酥脆,而大受宝贝们的欢迎,有些妈妈们在这方面也没有很注意,看到宝宝爱吃也就由着他们去,其实这类食物不仅容易引起宝宝肥胖、对宝宝身体有害无利,还会影响宝宝的睡眠。

  由于油腻的食物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使神经中枢处于工作状态,所以不利宝宝入睡。看,宝宝的大脑就拼命想着法子要怎样消化那些食物,那还能静得下来呢。

  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

  典型的含咖啡因的食物包括巧克力、茶水、咖啡和可乐类饮料,而巧克力和可乐类饮料则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因此也成了宝宝睡眠的“大敌”。

  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也会减少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神奇的激素有催眠作用,所以一旦被减少的量,宝宝自然也很难入睡了。

  胀气食物

  一些食物是典型的会引起胀气的食物,例如豆类、洋葱、甘蓝菜、茄子、芋头、玉米、面包、香蕉、柑橘类水果等。这些食物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不可以不吃,只是要吃得得当。当宝宝最近有肠胃问题时就应该少吃,当宝宝的肠胃是健康时,吃完这些食物不要立刻睡觉,不妨散散步。

   辛辣食物

  有一些宝宝由于受到家庭饮食习惯的影响,也会吃辣。但是吃辣容易引起宝宝上火,而且也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宝宝的肠胃还很娇嫩,像是辣椒、大蒜及洋葱等辛辣的食物会造成一些宝宝胃灼热,或者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发生,进而有可能干扰睡眠。

  四种食物帮助宝宝安睡

   牛奶

  宝宝睡前不妨来一杯热牛奶,这可是有助于入睡的食物。牛奶中含有两种催眠物质,可以让宝宝感到全身舒适,有利于解除疲劳并入睡。

   小米

  在所有谷物中,小米含色氨酸最为丰富,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一种使人欲睡的神经递质。此外,小米含有大量淀粉,吃后容易让宝宝产生温饱感,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的色氨酸数量。而且,小米粥对护理宝宝的脾胃有着重要的作用。

   核桃

  在临床上,核桃被证明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因此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小编建议,宝宝可以吃核桃配以黑芝麻,捣成糊状,睡前服用15克,对于改善宝宝睡眠效果非常明显。

  葵花子

  葵花子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抑制机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晚餐后嗑一些葵花子,还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利于消食化滞,帮助睡眠。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小朋友在吃瓜子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陪同,小心被噎到,如果太小的宝宝就尽量不要吃瓜子。

  此外,大枣、蜂蜜、醋和全麦面包也是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大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补脾安神的作用。晚饭后用大枣给宝宝煮汤喝,能加快入睡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一岁以下的宝宝就不要给他们喂养蜂蜜水了。

   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安睡王道

  想要小宝宝睡得好,当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特别是晚餐要多加注意。小编整理了四个健康的饮食规范,给妈妈们借鉴一下。

   不宜过饱

  如果宝宝晚饭吃得过饱,或在睡觉前吃零食,食物得不到消化就上床睡觉,增加胃肠负担,容易导致卧在床上难以入睡。

   不宜饥饿

  饥饿同样会让宝宝难以入睡。小编建议宝宝可以吃一些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以避免孩子半夜太饥饿而醒来。

  少食油腻的精细食物

  鸡、鸭、鱼、肉等油腻食物摄入过多,常常会影响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晚餐摄入了大量的油腻食物,可适当活动一下,如带孩子去散散步或做一些游戏,以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晚餐时间安排合理

  晚餐和就寝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对能否安静入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晚饭应安排在睡前4小时左右。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综合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