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医生”苏珊·佩罗莅临广州购书中心,举办了“怎么给孩子讲故事”主题讲座。这个浅显的题目吸引了众多家长参加。苏珊建议家长,要多给孩子“讲故事”,甚至“编故事”,而不是“读故事”。
生动地“讲”而非应付地“读”
苏珊是澳大利亚一名资深幼儿教师,拥有超过30年教学、教师培训、家长教育和讲故事的经验,她所著的《故事知道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有令人惊喜的改变》一书刚刚在国内出版。她曾长期在澳洲和非洲举办讲故事课程,自称“故事医生”。
讲座一开始,苏珊先走到观众中间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红房子,没有窗、没有门,里面藏着小星星……”她的语气抑扬顿挫,好听的声音和耐心的态度让在场的观众很快就被故事给吸引住了。苏珊还让听众跟她一起做手势,现场的大部分观众都投入地跟从着。当苏珊变出一个切成两半的红苹果时,在座的大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原来苏珊说的这个小红房子就是被切成一半的红苹果,苹果里面的核就是那颗小星星。
当苏珊问起现场观众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时,一个家长认为,肢体语言会使故事更加生动,也会让人有一种画面感。苏珊补充道:“还有眼神交流,因为这些都是人类之间独有的互动。”她说,人们都具有想象力,而这就是生动地“讲故事”和应付地“读故事”之间的区别。
每个故事都应有一个大团圆结局
苏珊建议家长应该多看故事,培养创作故事的感觉。她认为,家长除了创作故事之外还可以尝试改写故事,尽量通过故事来教导孩子是非正误,而不是告诉孩子:你不能做这个,必须做那个。
现场有家长提出疑问:故事和社会的现实是有差距的,孩子终将会走进和故事完全不一样的现实社会,这该如何处理?苏珊解释道:“我赞成要给每个故事都编一个大团圆结局,因为孩子更需要的是心中的希望而不只是历史,他们应该从小就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