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很喜欢给孩子拍照,在她眼里,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没有地域之分。她喜欢班上的每个孩子,希望他们都过得开心,学得很好。林柳青摄
杭州莫干山路小学(以下简称莫小)祥符校区,是一所公办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开学一个多月,学校突然进入密集家访期。莫小一(4)班班主任林柳青上周五家访了两位学生,本周有两次家访。
叮嘱家长不要家暴,成了挂在老师心上的一根弦。因为,同样是外来务工子女,6岁女孩小如在温州被父亲罚跑6小时,不幸身亡(详见本报10月9日A8版)。
外来务工人员,把孩子带到城市,他们平时只问学习,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却很少有时间与精力,关注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身心变化。这让老师颇为头疼:在学校里刚刚纠正的一些习惯、意识,一出校门,孩子就会抛到脑后。寻求家长的理解和关注,也是老师此次家访的目的。
本周,记者跟随林老师家访两户学生家庭,又对话了10位家长,他们家家都舍得为孩子上学买电脑,但平时也下得了手打孩子。他们都关心孩子的成绩,却没意识到传递情感温暖、信任、爱和自豪,比惩罚、否定和指责都好。
为了孩子读书,一年级家长开学都买了电脑
莫小有两个校区,北站校区本地孩子入读,800多人,祥符校区外地孩子入读,1043人。今年两个学校都新招了一年级新生,北站校区26人一个班,祥符校区42人一个班。
莫小校长郁明说,两个校区的家长,除了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差异,对孩子读书的关心,并无二致。
在郁明眼里,能够把孩子从老家带到城市上学的外来人口家庭,都具有非常坚定的决心:努力奋斗,认真储蓄,将来不管是杭州还是家乡小镇,能为孩子争取一片基本但长久的立足之地,退一步是给孩子争一个比自己好的未来。
但让孩子读上杭州的公办学校,并不容易。莫小祥符校区今年一年级招生,共有1080个人报名,审核时452个学生家长符合缴纳一年以上社保、在服务区内居住一年以上等条件,学校把一年级从5个班扩成7个班,最后依然有100多位学生由教育局调配到其他公办学校。
三(2)班一位陈姓家长回忆,她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开始准备:换一份交社保的工作;平时懒得去办的暂住证,每年必办;搬家到学校服务区内,得到一张住一年的证明……
家长们对孩子也不吝惜投入。一年级新生开学,很多家长都去买了电脑。因为老师经常会传录音给孩子学拼音,家长QQ群会互相传递孩子做作业情况……老师经常会接到家长电话,“电脑买来了,怎么申请QQ,怎么上群空间看作业……”
他们舍得金钱付出,却忍不住要打孩子
家长们对孩子充满期望,要求也就特别严格。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星星奖励,其他孩子得到了,她觉得孩子表现不好,把孩子打出了鼻血。
在莫小祥符校区教一年级的袁老师说,这里的家长比城市孩子家长更看重学习成绩。
林柳青班里一个小男孩,也经常挨妈妈的揍,因为他和邻居同班的一位同学比,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除了成绩不好要挨揍,生活习惯不好,或者学习态度不好,孩子也会被揍。
一位学生在交给老师的日记里说,妈妈老打我,我恨她。
负责莫小祥符校区的副校长周国丽印象里,学校的家长来自全国各地,河南、安徽、四川、江西等,也有浙江的。他们大多从事生产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文化水平多是初中、小学。
“这些父母自身,也是这个城市处于过渡期的居民。在这里工作的人,基本不太想回老家,目标是结束他们的租房时代。在追求目标的途中,小部分能获得成功,买下房子站稳脚跟;更多的是陷在动荡之中,如履薄冰。他们对教育规律很少有理念和了解,辅导孩子功课能力不强。有时,生活压力爆发,他们会情不自禁宣泄在孩子身上。”校长郁明说,他们实现梦想的过程,会艰苦一些。
在祥符校区一(4)班,有10来位家长拥有小轿车,他们成为其他家庭的榜样。也有家长,自身性格压抑,每天会对孩子发火。
老师说:粗暴可以制止,家长的教育理念不易纠正
每周三中午15分钟整理课,林柳青会给孩子们讲生活习惯和卫生常识,有时给孩子们讲故事。这周三有点特别,高年级的哥哥姐姐正在给一年级新生做入少先队测试。一张纸上10多个问题,学长问,学弟学妹们答,一位孩子说,我反正入不了少先队,不考了。
林柳青问了孩子,孩子说,妈妈在家说过,你不行的,入不了。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林柳青很上火。
打骂孩子,开学后老师一个月工作做下来,家长逐渐接受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正确。但家庭教育观念,有时改变起来很无力。
老师记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但这种理念,林柳青发现,很难和制止打骂一样,迅速传递给家长。父母只问孩子学习,平时与孩子缺少沟通,很多家长半夜才能收工回家,有时天蒙蒙亮又要出发,他们很少有时间与精力,关注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身心变化。
她担心,孩子在父母长期弱势、消极的心理暗示下,会习惯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变得自卑、冷漠、羞怯、焦虑、排斥,甚至自暴自弃。
杭州望江门小学教师顾晓萍曾做过一个调查,五年级58名外地学生,受到委屈,选择独自生闷气谁也不告诉的孩子,占到一半以上。“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谁”,也是一半以上孩子选择“谁也不说”。“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同样是过半数孩子选择“反踩他一脚”,“原谅”、“要求对方道歉”、“骂对方”的比例分别是20%、10%、16%。
顾老师在调查报告中记录,社会舆论虽然给了外来务工人员许多正面关注,但事实上,他们大多数人生活的地区和环境是城市人不能想像的。周围杂乱的地理环境,低矮狭小的房子,昏暗的灯光,简陋的设施,一家人之间毫无隐私,大人可能已经麻木,但这对正在接受正规教育,对未来有着美好渴望和憧憬的孩子来说,现实是如此的让人失望和不公。
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杭州市常住人口为870.04万人,外来人口为235.44万人,占总人口数近三成,其中,在杭州入学的学龄人口有21.7万人。
近些年,外地户籍孩子和本地孩子混班就读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杭州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蒋锋说,杭州整个城区的学校,40%以上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许,你家替你保洁的阿姨,家里就有一个在杭州读书的孩子;也许每天站在小区门口的保安,是为他的孩子在站岗。
然而,家长的社会心理,孩子的成长环境,不是仅凭教育就能改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城市中来。上图为杭州天成教育集团新塘校区的外来务工子弟。上图为浙江上虞盖北镇中心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玩“编花篮”游戏。今年该校新学年学生达到2000人左右,外来民工子弟占了70%。
对杭州两个外地生的家访样本调查
有的妈妈不识字,有的爸爸性子急,吃苦也要争一个好未来
出租房里的孩子,你好吗
本周二,记者随杭州莫干山路小学祥符校区林柳青老师,一起去家访的两户学生家庭,都在学校对面,隔着一条交通繁忙的马路。
马路沿街的房子看起来都很体面,路宽,店铺也秩序井然。拐进小巷,城郊结合部的忙碌拥挤,一览无余。这里什么都不缺,有敞开的蛋糕面包店,有“小状元”文具店,有沙县小吃,有服装店,还有地摊上各色鞋,蔬菜水果……它们没有装扮,很多只有一块简陋的招牌,尽管有些店在这里开了很多年,在路人看来,还像是临时拼凑的,不那么可靠。
本地人建起“小别墅”,分割成一个个小房间,出租给打工者和他们的家庭。杭州清泰实验学校教师张美琴,曾对819个学生做调查,结论显示,70%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租住在近郊的出租房里。170位学生,家中没有可以用来写字的桌椅,所以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本,封面经常会带着油渍。
但在每一扇门后,都寄托着厚重的希望,都可以听到同样的故事:吃苦不要紧,要给孩子争一个比自己好的未来。
在向理想奔跑的途中,父母经常会来不及顾及教养方式是否适当,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否已成长,社会也少有这方面的培训与干预。只有在孩子入学后,受到老师的影响,他们才恍然,教育孩子原来应该这样。
杭州北秀小学穆文君、孙福建老师,曾对北秀小学116名一至六年级学生做过调查:父母教养中的情感温暖,爱、理解、信任和自豪,是孩子最希望获得的;而严厉惩罚、拒绝与否认等,则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产生负面影响。
样本1:我知道打孩子不对现在跟你道歉
小占同学的家,安在蜘蛛网一样蔓延的小巷里,三楼。
我们进门时,小占正在写拼音,妈妈低着头在指导。
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一个厨房一个房间,房间里一张床,床上散落着占同学的课本、故事书,还有新买的测试本。小占在餐桌上做作业,所以桌上也都是他的书和铅笔盒,窗户下的书桌放着一台电脑,一般情况下,占同学做算术、练拼音时才打开。
妈妈是安徽人,爱笑,穿着绿白相间的线衣,走在街上就是一个地道的都市人。她说话时,ZHI和ZI分不清,所以孩子的翘舌音、卷舌音读得不理想。林老师和孩子妈妈说,QQ上挂着一个老师录的拼音读音可以下载,妈妈回答,收到了,已经让孩子听过。
小占同学写完字,开始大声读:“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他朗读声音响亮,说话时却很小声。也许对家里来了个陌生人,不适应。
小占5岁时,才被爸爸妈妈接到杭州。为了上学,妈妈向单位申请2点半提前下班,薪水也从每个月4000多元减到了2000多元,“为了孩子,没办法。”
占妈妈对孩子全力以赴有一个原因:老公姐姐的孩子,都读了博士、硕士。所以他们对教育孩子压力特别大,担心孩子和自己一样只有初中毕业。
小占同学的表哥在医学院读硕士,记者开玩笑问他,那你的理想是什么?
他没明白理想是什么,小声说了一句,记者没听清,妈妈又复述了一次,“下一次要比这次有进步。”
妈妈启发他,理想就是你将来想做什么工作?小占同学仰头想了想,小声说了两个字:医生。
莫小祥符校区的孩子们,和小占同学一样,经常被家长教导:要争气,要比爸爸妈妈强,要被城市接纳和认同,买一套房,离开工地,离开工厂的流水线。他们的目标是未来的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下一代的梦想,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打造着。
你们打过孩子吗?
“他爸爸老打他。”妈妈横了小占同学父亲一眼,语气里透着不满,“老对孩子动手,有时我跟他急。”
占妈妈看过温州乐清女童小如被虐致死的新闻。她很详细地复述出新闻的每个细节,深深叹息,“还好他爸爸只在儿子有时习惯不好、学习不认真时才打。”
占爸爸窘迫地摸头:“急起来么是要打的。现在我知道打孩子不对,爸爸跟你道歉,但你的坏习惯以后也要改掉。”
样本2:我一个字都不认识教孩子也教不好
汪同学和占同学是邻居,一家住三楼,一家住一楼。
傍晚5点,汪同学家只有爷爷在,他说安徽方言,不易听懂。手脚比划后,才知道,为了办学生市民卡,孩子被爸爸妈妈带着拍照去了。
6点多,天黑下来。终于看到孩子家里灯亮着,他坐在餐桌上做作业,爸爸坐在身后指点。
汪爸爸做装修,在绍兴银泰店开工,为了带孩子去拍照,特意赶回杭州。
“不好意思,我接到老师电话,跳上车就回来了,手还来不及洗。晚上8点再赶回去,通宵开工。”他搓了一下手,疲惫困窘。
孩子一直低头在写作业,爸爸拿起一张试卷,问林老师,孩子数学有没有进步?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爱怜地摸摸孩子的头。
汪妈妈数落了孩子一堆缺点:顽皮,一玩就不知道回家,写作业不自觉,什么都比不过楼上的占同学……
林老师抬手制止她,对孩子要鼓励,你传递给孩子鼓励、温暖,孩子才会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汪妈妈发了会儿愣:“我不识字,不会教孩子。”
妈妈不识字,不会填表格,所以爸爸才从绍兴赶回来。谈话中,妈妈一直在自责,自己什么都不会,太笨。
这种自我暗示长期在进行,终于有一天,孩子爆发了。妈妈喊汪同学做作业,孩子对着她喊:“你又不会,你教不好,等爸爸回来教我。”
爸爸回家对着他就是一顿暴揍。
和爸爸比起来,脾气急的妈妈打他时候更多。玩太晚才回家,要打;不按时做作业,要打;习惯不好,要打;对家人不礼貌,要打……
“以前教孩子,批评为主。读书一个多月,老师跟我们说了好几次,我们以前的做法是不对,现在注意了。”
比如,妈妈以前经常说,你反正考不到100分,不要考了。孩子转头和老师说,我不考试了,反正得不到100分。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退缩,自暴自弃;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就学会自信,积极,昂扬;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自爱,激励,挑战……”这是林柳青老师,在一个月里频频传递给汪爸爸的信息,现在,汪爸爸对孩子说,不可能每个人考100分,我们考80多分、90多分,这次比上次进步,就好了。
孩子小声地嘀咕了一句:“经常考100分的,是占××。”小占就是他楼上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