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汽车频道 > 驾驶培训
孕妇脱下高跟鞋赤脚驾驶 8厘米鞋跟卡住刹车撞撞撞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0-18 10:32:52

  就是这双坡跟厚底凉鞋卡住了刹车。

  一对即将结婚的情侣吃完晚饭后开车出门订喜糖,结果在通过路口时,车子突然走起了S形,“砰砰砰”连续撞了三辆车,在开出60多米后才终于停下。

  这是怎么了?路口情况并不复杂,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交警一度怀疑是车内男子喝酒后开车,但调查结果却发现并非如此。车是他已有身孕的女朋友开的——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跟她的那双8厘米高的高跟鞋有关。

  小车路口失控,连撞三车

  昨天,处理该事故的交警说,事情发生在12日晚8点余杭闹市区。当时,一辆黑色的丰田凯美瑞轿车正由南向北行驶在东湖中路,结果在通过九曲营路交叉口时,突然失控,连续撞了3辆车。

  有目击者介绍说,当时丰田凯美瑞过路口时,发现有位妈妈正牵着小女孩由东往西过斑马线。于是,司机往右打了把方向,一头撞上了在道路右侧停靠的宝马车。紧接着又是一把左方向,撞上了中央花坛。这个时候,车子还是没有停下,又往右追尾了一辆出租车,然后顶着一辆摩托车的屁股,撞向了路边的花坛,这才停下来。

  交警赶到现场时,发现满地都是丰田凯美瑞的汽车碎片。凯美瑞安全气囊已经完全弹开,右车头斜插在花坛里,摩托车就倒在车头前。路边的宝马拦腰被撞凹陷,出租车则被撞得调了个头。“当时过马路的小女孩5岁,她被刮擦倒地,不过还好并无大碍。凯美瑞车上人员只是受了轻伤。事件中受伤最严重的,是骑摩托车的男子,他脚部骨折。”

  不是酒后开车,而是高跟鞋“闯祸”

  民警说,他们到的时候,凯美瑞车上4名人员都已经下车了。肚子微微隆起的一个女子说,车子是她开的,当时她的男朋友坐在副驾驶座上。

  民警明显闻到了她男朋友身上的一股酒气,于是对他俩都进行了酒精检测。“经检测证实,男子是喝过酒的。”所以,民警一度怀疑,是不是因为男子酒后驾驶,才导致事故发生的。不过,女子一再表示,车子是她开的。而民警根据现场目击者及监控反复的比对,也最终证实了车子确实是女子开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女子说,她跟男朋友马上就要订婚了。当天晚上,他们就是出去订喜糖的。因为男朋友喝过酒,不能开车,所以她就主动提出她来开车。“当时我穿了双高跟鞋,鞋底太厚,我清楚这样开车不安全。”于是,女子脱掉了高跟鞋,赤脚开上了车,把鞋子放在驾驶座位置底下。

  女子说,车子在经过事发路口时,本想要快速通过的,就踩了一脚油门。结果发现油门踩重了,而前方又有行人过马路,就想踩刹车。可是,她突然发现这刹车怎么都踩不下去——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只能任由车子继续往前冲。最终,她才知道,卡住刹车的,原来是她脱下的高跟鞋。

  交警在调查时也同时发现,凯美瑞轿车在过路口时还涉嫌闯红灯。

  拖鞋、高跟、赤脚

  开车时都要不得

  交警表示,开车时,脚上穿什么其实很有讲究。穿得不正确,往往会加大事故发生的概率。比如说,高跟鞋会把脚的支点抬高,无形中增大了踩制动踏板的力度和角度,驾驶员需要踮着脚尖去狠踩踏板,才能达到正常踩踏的制动效果。

  “因此,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高跟鞋可能带来很大危险。”交警说,赤脚和拖鞋,也同样是不允许的,因不管是不是紧急制动,脚滑落踏板的几率都会相对增加,就算没出意外,也有可能扭伤脚踝。根据相关交通法规,穿拖鞋、高跟鞋及赤脚开车者,将被处以50元的罚款,发生事故的,则将被处以200元罚款。

  所以要提醒大家的是,开车时应穿薄底、柔软的休闲鞋。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在车内准备一双适合开车的鞋子。但切记,换下的鞋(包括其他杂物)不能放在驾驶座下或驾驶座旁,避免滚至制动踏板下卡住。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徐建国 孙金花 林辉 梁津铭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