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开始进行正式网上报名。即使对今年的形势尚未可知,但参照连年攀升的考研报名人数,几乎可以预见这股“读研热”依旧难以降温。而在各高校,研究生的人数也大有与本科生并驾齐驱之势。据悉,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30%。今年,教育部叫停了本科扩招,但研究生扩招愈演愈烈。(10月16日《人民日报》)
教育部叫停了本科扩招,研究生扩招却愈演愈烈。从2007年开始短短五年时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就增长了30%。研究生人数大有与本科生并驾齐驱之势。研招“大饼”越摊越大,难免让人担心研究生扩招重蹈本科扩招的覆辙。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缓解当下的就业难。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盲目扩招研究生应对就业难犹如饮鸩止渴、抱薪救火,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中国青年报与某网站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52.9%的人认为读硕士研究生不值。读过研究生的受访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还有学生认为读研究生没有学到什么。在前两年举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上,由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共同完成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课题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研究生中,62.7%的人认为硕士生的生源质量降低。多达60.5%的人认为高校应压缩招生规模。不少考研学生坦言:读研主要是为了暂避就业压力,希望通过提升学历给自己增添就业筹码。但是,研究生就业甚至不如本科生,读研除了增加几年大学阅历与经济负担以外,并没能成为就业筹码。
当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突出。研究生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是由于目前研究生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研究生没有从事与其学历、专业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坊间流传的“专科生、本科生干中专生的活,研究生抢专科生的饭碗”就是证明。而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求职者较高的工资福利期待,也改变了追求高学历的人才观,主动向本专科生抛出橄榄枝。
研究生数量上去了,但是师资队伍建设并没有同步跟进,高校学术腐败,老师与学生用剪刀与糨糊写论文的事屡见不鲜。有些导师带几十甚至几百名研究生,研究生的导师制形同虚设,研究生与导师长期不见面,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情况比较普遍。曾有报道说:“当下,研究生导师往往被学生称呼为老板,这不仅是因为学生的论文能否过关、能不能拿学位,都是导师说了算,还因为研究生要给导师打工,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有些研究生整天做着导师交给的与专业毫无关系的项目,导致学业荒废,而且敢怒不敢言。”
研究生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读研不仅学不到真本事,就业还不如本科生,研究生俨然成了一块注水猪肉。如果高校为了暂缓就业压力,继续扩招研究生,岂不是给“读研不值”论调火上浇油?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谓,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大学房子越盖越豪华,甚至参与房地产开发,建造五星级酒店。大学精神不断沦落,值得反思。改良高等教育生态,让教育变得有趣、有用,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研究生教育由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华丽转身,显得迫切而必要。如果不下气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整学科、产业结构。盲目扩招研究生应对就业难,缓冲以后可能造成更大的就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