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消费新闻
吃法越多,身价越高 一只甲鱼的市场之旅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0-12 11:41:43

  甲鱼产业链。

  物竞天择,甲鱼这种比人类还要古老的生物与产业化结合,会走出怎么样的新路径?

   秋高气爽,在杭州萧山围垦滩涂随处可见的养殖塘里,甲鱼们趴在岸边悠闲地晒太阳。听到远远的脚步声,机警的小家伙马上察觉,迅速钻进塘里,不见踪影。“这些甲鱼可不是卖给市民吃的,而是省内外许多小甲鱼的父母。”养殖场场主、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龚金泉对笔者说,而这片养殖场也是浙江最早开展种苗繁育的基地之一,可以说是浙江甲鱼的老家。

  “浙江每年养殖数亿只甲鱼,但过去因为养殖效益好,而忽略了种苗,大多数甲鱼苗需要从台湾等地引进。”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处长严寅央说,直到一些养殖户发现,卖甲鱼不如卖蛋,种苗价格稳定,效益好,“形势”就变了。龚老汉就是首批引进中华鳖(日本品系)原种自繁自育的养殖户之一。目前全省甲鱼苗年产量达到2亿只,中华鳖(日本品系)已经“爬”向全国。

  “种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谁先占有种子资源,谁就占领了制高点。”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杨国梁说,浙江甲鱼要继续领先全国必须继续保持在种业上的领先。一方面要对现有品种提纯复壮,保持优势性状稳定性;另外还要选育出更优更多的新品种。

  可喜的是浙江已有企业和研究机构朝杨国梁说的方向努力。在绍兴市越城区的一家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两种名为中亚2号、中亚3号的黄色小甲鱼,因为抗病能力强、生长快、体型体色美观,成为了甲鱼里的“小明星”。科研人员殷黎明介绍,这是他们经过十多年的研发育种,采用传统育种手段与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出来的两个新品系。

  此外,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也准备与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培育新品种。杨国梁说,浙江甲鱼种业从无到有,但优质甲鱼苗种依然供不应求。从前瞻性眼光来看,下一步种苗培育应该瞄准定向选育问题,选育出具备饲料利用率高、长得快、肉质好、抗病强等特点的新品种,甚至进行分子水平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通过基因测序、基因普查,筛选甲鱼各种功能基因,提高育种精确性。

  甲鱼产业链延伸,在人工繁殖、养殖之后,就是精深加工了。说到甲鱼,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拿来吃的。

  然而甲鱼除了当菜烧着吃还能有什么新吃法?就在上世纪末,甲鱼价格快速下跌,令大量养殖户损失惨重时,浙江甲鱼养殖企业开始挖掘甲鱼身上的其他价值。近来,一种真空包装,即食黄焖甲鱼风靡日本、韩国等地。这是浙江上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04年开始研发的。

  甲鱼甚至已不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杭州最早的甲鱼养殖户蒋有水十年前成立了杭州中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研发甲鱼深加工产品。借助现代生物工程提取技术,中得已经成功开发出了甲鱼肽蛋白、甲鱼胶囊、甲鱼钙、甲鱼油、甲鱼酒等产品。甲鱼从一道菜,变成了保健品,药品,甚至变成了深受女士喜爱的美容护肤品。

  不过,和每个新产品一样,甲鱼新品也需要一个市场开拓的过程。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建刚向记者展示了新产品——甲鱼粉。这种曾在去年农博会上备受关注的新产品,今年年初正式开始销售。但是,因为审批手续和市场接受程度问题,销售范围还很小,主要集中地为上海。龚建刚说,明年,公司还计划进驻厦门、杭州、北京、长春等4座城市。“水产品从粗放型走向深加工,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很多水产品的加工方式相对复杂,现在的人们更提倡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

  “无论《本草纲目》还是现代科学都已证明,甲鱼浑身是宝,今后用它加工成的衍生产品一定会比光卖鲜活甲鱼更有经济价值。”蒋有水说,而且对于养殖户来说,可以调节市场,避免农产品数量大起大落、价格不稳的老问题,稳定收益;对于整个产业来说,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对话

  浙江甲鱼,凭啥甲天下?

  ——专访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

  今年,甲鱼养殖又迎来“黄金岁月”:需求持续走高,价格一涨再涨。然而,面对火爆行情,不少养殖户却越来越心慌:好行情能持续多久?会否陷入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怪圈?眼下正是阳澄湖大闸蟹上市之时,占全国一半产量的浙江甲鱼能否同样做到长盛不衰呢?为此,记者专访了主管部门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

  记者:浙江甲鱼为何能如此畅销?

  赵利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鱼生产和消费国,而浙江甲鱼则在全国占了半壁江山。浙江甲鱼产业发展到如今规模,最根本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是天时。浙江地处北纬30度线我国境内最东部,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适合甲鱼生长最优越的自然条件(甲鱼有自然冬眠的习性,北方因气温过低不利于甲鱼生长;南方则因无冬眠过程而影响甲鱼品质)。二是地利。甲鱼作为药食同源的水产珍品,其滋阴补虚的功效历来为江浙地区百姓所推崇,甲鱼食补成为习俗,再加上区域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三是技优。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率先在全国突破了甲鱼温室养殖、人工繁育等技术,在市场需求拉动和高额投资回报驱动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此外,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政府政策扶持等也为浙江省甲鱼产业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环境优势。

  记者:甲鱼曾经从每斤200元跳水到10元,如今行业重新红火起来。当前的价格走势与上一次高峰期有什么不同?甲鱼产业应该怎样走出多与少的供求怪圈,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赵利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浙江省甲鱼至少经历了明显的三涨三落过程。

  1993年左右,甲鱼价格一路攀升到每斤250元左右,而甲鱼养殖也是“万家投入、遍地开花”;但盛极必衰,受产量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1996年初甲鱼价格开始直线下跌;尽管2001年甲鱼养殖开始回升,大量投资促使2003年甲鱼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15.6万吨,随即出现暴跌,2004年春节后,杭州温室甲鱼价格最低时仅8元/斤,出现了全行业亏损。2006年至2007年甲鱼养殖又一次进入高潮,单价最高达25元/斤,随之而来的生产积极性引来了2008年至2009年再次低谷期。甲鱼产业的涨涨跌跌,恰好印证了市场经济的铁律: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左右收益及投资——投资反过来又影响供求。

  2010年以来,甲鱼市场行情出现了上升拐点,价格稳步回升,目前浙江省温室甲鱼价格最高30元/斤、池塘甲鱼50元/斤。与前几年相比,当前甲鱼产业发展中有一些新亮点:一是市场需求扩张。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以及甲鱼美食营养、滋补强身、药用免疫等功能认同面的扩大,甲鱼消费区域和数量逐年增加,价格趋于稳定。二是技术不断完善。目前浙江省的中华鳖日本品系、清溪乌鳖等2个国家认定的新品种正逐步成为主要养殖品种,苗种繁育、健康养殖、病害防治、高效低耗等技术(模式)的广泛应用,使甲鱼养殖成活率、商品率及成本控制水平大幅提升。三是品质更受关注。相当数量的生产者已从过去单纯注重产量增加,向关注品质品牌、环境控制等转变。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夯实市场、技术、品质三大基础,即:以扩大消费领域和延长产业链来拓展需求空间,以新技术研发应用来实现降本增效扩容,以严格的品质控制来保障和提升市场占有率。

  记者:涨涨跌跌之后,浙江甲鱼未来能否继续甲天下?对产业主体有何建议?

  赵利民:目前浙江甲鱼已有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从我们主管部门的角度看,下一步关键,是要“占领两头,规范中间,做强品牌”。

  沿着以上这条主线,产业主体发展将更为顺畅。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谋划:一是占领种苗制高点。对原有品种不断提纯复壮,同时持续选育和开发新品种,储备一批新品种,保持领先优势。二是占领精深加工制高点。要加大对甲鱼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应用力度,着力开发多样化产品,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规范甲鱼养殖生产。四是着力打造品牌。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主体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优势,协同推进。

  -链接

  2011年浙江省甲鱼养殖产量13.28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50%;产值近70亿元,是省内单个产值最高的水产养殖品种。浙江的甲鱼种苗供应、养殖规模、市场营销等均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甲鱼出口、精深加工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故有“中国甲鱼看浙江,浙江甲鱼甲天下”之说。据调查,目前浙江省甲鱼养殖平均亩净效益在10000元至50000元,是所有大宗农产品中比较效益最高的,全省从事甲鱼养殖的数万农户收入大大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有些地方通过养殖甲鱼,已培育出一批百万甚至千万富翁。

  中华鳖苗

  中华鳖蛋

  顾客选购超市内的甲鱼肽蛋白粉。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