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片:方剑乔,教授,主任中医师,省级名中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神经痛、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失眠等。
名医门诊时间:周四上午(省中山医院莫干山院区)
昨天是世界镇痛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内脏疼痛”。下周是中国镇痛周,从10月13日开始,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的专家将在杭州的各大医院举行镇痛义诊。
昨天上午,本报名医公开课请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方剑乔教授,主讲《疼痛与针灸镇痛》。一根小小的银针就能治百痛,神奇之处,吸引起了一大批粉丝:“方教授,听说您接下来还有一场讲座,在哪里?我们想接着听!”不过瘾的听众“追”着他跑,因为人们太需要立竿见影又不成瘾的止痛方法了。
什么最让人感觉痛?哪些生活中的坏习惯会导致疼痛不断?对疼痛感受哪些是真的?且听方教授一一道来。
常听到人喊“痛死了”,剧痛真的会死人吗?
有人叫喊“痛死了”,认为“男人比女人更能忍痛”,认定疼痛必须真有痛处。人们对疼痛的这些感受,是真是假?
方剑乔解释说:全是假的。
第一,痛不会直接导致死亡,让呼吸、心跳停止;通常叫喊“痛死了”,只是一种本能的夸张。
但的确有三叉神经痛的病人,痛到头撞墙;癌痛患者,不打止痛针就无法入睡。这种持久的剧痛,会摧垮人的意志,甚至放弃生命,发生自杀的悲剧。
痛熬不牢,人会喊叫。这叫叫是好的,适当的宣泄,可以分散人的注意力,对疼痛也有缓解作用。但是过度的喊叫,会消耗过多的能量,比如生孩子,医生是不建议产妇大喊大叫的,因为体力消耗过多,到最后生产时,反而没力气用了。
第二:男人比女人能熬痛,也是假的。
虽然许多人觉得男人坚强,肯定能熬痛,女人娇气,不太熬痛。
其实经历过分娩痛,女人通常比男人更能承受疼痛。因为痛是有记忆的。分娩的疼痛,会存留在女人的记忆中,再遇到其他的一般痛疼,就不在话下了。
又比如前几天,我碰到一位老大爷,是关节炎,我问他痛不痛,他说还好,说这点痛和他的带状疱疹“蛇缠腰”比起来,小意思了。
第三:真的有痛处才会痛吗?也不对。的确有的人会无缘无故地感觉痛。
我曾经碰到一个人,经历了车祸创伤,右腿被截肢。大半年以后,他突然在家里疼痛发作,打滚,想自杀,说自己右腿痛死了。虽然他的右腿已经被截掉了,但的确是感觉到疼痛了。这是一种病,叫“幻肢痛”,就是一种痛记忆的大发作。因为车祸一瞬间巨大的疼痛感,在病人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很多时候他感觉到的疼痛,其实是脑海里的痛记忆。
与上世纪中叶相比,痛的花样改变了
从前劳作多,急性外伤疼痛多;现在多是静态生活中的各种慢性持续性疼痛。与上世纪中叶相比,人们疼痛的花样也变了。
持续一个月时间的疼痛,医学上称为慢性疼痛,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慢性疼痛发病率分别约为20%和25~30%,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痛由急性转为慢性,人们对止痛的需要也随之改变。
急性痛,对付它,用吗啡、一般的止痛片,一般不会上瘾,因为用的时间不长。而慢性镇痛,如果用上传统的止痛药,不但会上瘾,还会十分伤胃。
顺应现代人多发的慢性疼痛,针灸镇痛法比较“环保”,没有副作用,而且还立竿见影。
这跟疼痛发生的原理有关。疼痛靠神经中的“感受器”接收信号传递到大脑,而通过针灸,可以阻断这种信号的传递,也就起到了镇痛的作用。
上个月,一位中年男人,足有190斤重,把腰扭伤了,被6位亲友抬进来看病。结果我在他的人中穴上扎一针,几秒钟后他就可以站起来了,几乎不感觉痛了。原因是针灸让他大脑释放吗啡样物质,痛感就马上减轻了。
除此之外,针灸还有抑制致痛因子,以及降低外周感觉神经兴奋的作用。
6种“养”痛坏习惯,赶紧改了
●耳朵夹电话
经常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电话粥一打几小时,双手空出来打电脑,这是很多电脑一族的做法。
耳朵夹电话时,肩颈部位肌肉极度紧张,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不出几个月,就会导致颈部和肩膀疼痛,并诱发胳膊的麻刺感;而发短信过多,则会导致手指肌腱炎。
●压抑愤怒情绪
“真是气得我肺疼!”不少人有这样的感觉。其实这是有根据的,总是憋火可导致背痛,美国《身心医学》杂志刊登的研究发现,压抑愤怒情绪的人,脊柱部位肌肉紧张,下巴发紧或呼吸变浅。
●睡眠过少或有障碍
不论孩子还是成人,人在睡眠时都会分泌生长激素,这虽然不会让成人长高,但可缓解疼痛。《睡眠》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失眠者患慢性疼痛的几率是其他人的3倍。难怪有的人一夜没睡好,会感觉浑身不舒服。
●翘“二郎腿”等坐姿
二郎腿最要命。人在翘二郎腿时,腰椎两侧的肌肉不平衡,长期下去,会造成腰椎变形、突出,引发疼痛。还有,手腕总搁在键盘上,坐在椅子上背部没有支撑,双脚难以接触地面等,都会导致肌肉疼痛。
●烦恼念念不忘
有研究证明,大脑处理情感和疼痛的区域相同(相似),所以,焦虑或压力过大时也会感到疼痛。
●身边朋友过少
孤独的人容易陷入抑郁,而抑郁情绪则会导致生理上的疼痛。
疼痛的三种误区,要不得
●疼痛不是病,忍忍就过去
错!疼痛在各类人群中普遍存在。一项网络调查显示,3310个被调研对象中,98%以上有过疼痛难忍的经历,84%经历过令人无法入睡的疼痛。
面对疼痛,忍耐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疼痛,就可能导致小病变大病。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错!疼痛只是疾病的表象,究其根本,疼痛可能来自不同的病因。
疼痛也必须对症下药,分清楚疼痛感觉是来自骨骼肌肉痛还是神经病理性疼痛。
骨骼肌肉疼痛比较常见,大家一般也比较容易分辨。相比之下,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常常被忽视的一类疼痛,这种痛通常是针刺样、电击样、撕裂样、刀割样的疼痛,拖延治疗,病情容易恶化。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止住痛再说
错!不少人在发生疼痛时随便买点止痛药,殊不知这已经为身体埋下了安全隐患。
比如任意使用止痛药(尤其是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对于胃肠道本身就非常脆弱的患者来说,不啻于雪上加霜,容易引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甚至穿孔。
如果你属于以下情况中的一种,如高龄,又有消化道溃疡,有幽门螺旋杆菌,在服用激素、阿司匹林的,那么绝对不要使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镇痛药,切勿治了腿痛添胃痛。
链接1:娇生惯养的人,痛点最低
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痛点,和别人不一样?
浙医二院疼痛门诊昨天坐诊的陈医生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疼痛都是主观的。
在医院的输液室,娇滴滴的小姑娘在男朋友的陪伴下来打吊针。一看到针头逼近皮肤,姑娘就揪着男友的手臂,“痛,痛!”等到针头扎进的那一刻,姑娘已经完全崩溃,眼泪鼻涕一大把。
打针,有这么痛?这是不是故意的作天作地?
陈医生说:“真不是,她真的觉得这样的痛已经到了难以忍耐的境界。”
他说,一般认为,个人有微微的痛感、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的疼痛,那是轻度的;差点眼泪迸出,但在周围的人安慰下,可以忍受住的疼痛,那是中度的;而痛到不能上班、要靠止痛药过日子的,属于重度疼痛;而极重度疼痛的人,往往是痛得冒冷汗、痛得发脾气,甚至痛到想死的地步。
《科技日报》曾有报道,也证明了娇生惯养的人,的确会感觉更痛。报道称:日本群马大学教授斋藤繁等研究人员用实验证明,与味觉等其他感觉相比,心理作用对痛觉的影响更大。所以越是怕痛的人,感觉会越痛。记者林丹
链接2:两场义诊教你摆脱疼痛,改变生活
从10月13日开始,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在杭州地区将组织举行两项大型公益活动。
活动一:慢性疼痛科普宣教走进社区,义诊专家来自杭城部分医院疼痛领域资深专家。
时间:10月13日9:30~11:00;地点: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白荡海社区、下马塍社区。
活动二:杭城部分医院疼痛义诊活动。
浙医一院:10月15日上午半天,疼痛门诊、肿瘤内科门诊;
浙医二院:10月15日全天,疼痛门诊;
邵逸夫医院:10月15日上午半天,疼痛门诊;
浙江医院:10月15日上午半天,疼痛门诊;
省立同德医院:10月15日上午半天,疼痛门诊;
浙江省新华医院:10月15日上午半天,疼痛门诊;
市一医院:10月15日上午半天,门诊1号楼一楼大厅;
市三医院:10月15日全天,疼痛门诊;
杭州市红会医院:10月15日上午半天,疼痛门诊;
杭钢医院:10月15日全天,疼痛门诊。
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浙医二院麻醉科主任严敏说,医生们把疼痛分为10级。(见左图)今年,医生们特别关注的,是内脏痛。
因为说自己胃痛,其实可能是心脏病,而肚子痛结果是焦虑症。内脏痛一旦误诊,情况十分危急。
有个58岁的老人家,是30年的老烟民。肚子痛了一年,都以为是胃病。前些日子,他出门爬山,爬着爬着,又肚子痛,而且全身大汗淋漓。最后一检查却是冠心病,需要马上住院。
有位50岁的病人,肚子痛了6年,她看了普外科、消化内科,做了各种体检,也吃了各种药,但最后发现,竟然是位癫痫患者:腹型癫痫。
传导内脏痛觉的神经通路,与引起内脏反应的传出通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当我们感觉到内脏痛的时候,往往会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改变。
所以,严敏说,有必要提醒大家,关注肚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