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寻着春天的声音,在小河边聆听着,聆听着……运河南端流淌的神奇传说,在这片充溢着激情创业的土地上,有我们多少年奋斗不懈的追求;小河直街、娑婆故里,聆听小河往事,畅谈古街新貌;紫荆家园、大浒人家,传播市井文化,畅想古运新颜……”
在昨晚举行的第22届“小河之春”群众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运河人家”市井文化汇演活动上,一首诗朗诵《小河之春》犹如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梦幻的天堂,原汁原味的老杭州市井文化生活在眼前展现。
地处运河、余杭塘河、小河三河交汇处的拱墅区小河街道,有着杭州最后的运河人家、运河的原生态民俗。小河街道通过连续22年举办“小河之春”群众文化艺术节,让恍若隔世的市井文化焕发新的光泽。
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市井文化得以传承
运河综保的实施,对小河直街实行“修旧如旧”,让小街上的居民重新回归到了枕河而居的运河人家生活,不仅木结构的老房子、雕花木柱、花格窗、木楼梯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和生活,连同街两侧历史久远的米店、茧行、布庄、孵坊、酱园等店铺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这儿还有居民自己开的“小茶馆”,它们大多保留了运河人家特有的“上宅下店”的格局。
走进小河,你会发现这儿的店家不像生意人,更多的像是相识了多年的老邻居,彼此间透着一股熟悉劲儿,而这也让这里市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显得更为容易。这些年,街道以小河直街为中心实施培育与引进双管齐下,则让市井文化的魅力向四方扩散:老桥头面馆、新腾飞蒸菜馆等具有老杭州人家味道的宴饮美食,让人感受到了舌尖上的幸福生活;柔之艺太极馆古朴而不失风韵,欢迎你随时向师傅讨教太极奥秘,感受活国学的真谛;太极茶馆、润池茶庄里,茶客们在舌尖留下缕缕茶香的同时,也品味着难得的“慢生活”;经过小街上的邵雪莲、戴锦顺等一批民间艺术家的不懈努力,酱园里传出了婉转悠扬的越剧声,游客服务中心时常能看见那引人入胜的剪纸、书法表演;此外,每月一次的小河人文讲堂,邀请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的老师讲授国学,也营造起了浓浓的学习之风。
投拍微电影组建民乐团市井文化源远流长
一个徒步到杭州旅游的外国人,在一个古玩市场无意间发现了一轴画卷。画卷里绘的恰似《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图景。这位外国友人被这幅图画深深地吸引住了。走出古玩市场,一路低头看画的他,不经意间一抬头,发现身边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景象竟与画中神似:有人坐在板凳上,手捧大碗吃着“板凳面”;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缓缓地打着太极,拳掌翻飞,身形矫健;茶楼、戏楼里的人物也跟着动了起来,书斋里老人挥毫泼墨……
这是小河街道今年正在投拍的《小河如画》微电影中的片段。通过一幅动态画卷,记录小河直街的市井文化、风土民情和百姓业态,充分展现“杭州老底子的味道”。
除了投拍微电影外,小河街道还组建了“小河之春”艺术团与“运河人家”民乐团,出台了《小河街道群众文体团队扶持办法》,培育扶持了27支特色文体团队,连续22年举办“小河之春”群众文化艺术节,开展元宵灯会、民间剪纸、越剧票友、“品味端午”、“河塍晚翠”纳凉晚会、小河人家摄影展、民间收藏品展示交流等活动,以及运河文化名人、运河文化古迹、运河文化地名、运河文化故事寻访,而这些都似乎让时光在小河凝固,让小河市井文化慢慢地溢出拱墅,走出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