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上空云层密布。
未来几天空气质量比较糟糕
雾霾天气会经常现身
这周有阳光有灰霾
晴久必霾,几乎是杭州秋冬季节第一定律。
且不说杭州的地形,决定了在无风无雨的天气下,污染颗粒无法扩散。
就拿秋天与夏天的蓝天来说,盛夏时节,蓝天白云往往能持续多日,而同样的画面,到了秋季,天空只能蔚蓝短暂几天,很快就灰蒙蒙了。
那是因为,盛夏副高强悍,一边吹走空气中的污染物,一边将高空的清洁空气源源不断输向低空——油画般的美景与清爽空气,需要有实力的副高作后盾。
而到了秋季,倘若没有强冷空气或至少中等强度的冷空气南下,大气环流的变化就很小,能改善空气质量的风雨就不会产生,天空的美,稍瞬即逝。
虽然明后两天,会有一股弱冷空气南下,可它实在弱到可以忽略,对空气质量并无多大撼动。而有一股强冷空气刚刚在北方生成,什么时候能到杭州,这周基本无望。
省气象台说,昨天全省大部分地区日最小能见度在1000米以上,但早上仍有部分地区出现中度以上的霾。
到昨天14时,除浙中西部、浙南地区和浙北的局部地区有轻微霾外,我省大部天气状况较好。
接下去的几天,天气变化不大,气温基本保持在人体较为舒适的阶段,灰霾时不时会窜出来。
十一长假,止于“寒露”。
今天是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正好也是“寒露”节气。
晴天依旧,但挡不住“寒露”比“白露”更冷,就算这几天还有点小暖和,强冷空气还在磨洋工,但是冷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今天一过,不光衣服要穿多一点,老人家们也找起了翻丝绵的工匠,秋的味道越来越浓。
“寒露”夜泡个热水脚
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来由,“寒露”也不例外——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这个时候,气温持续走低,地面上的露水也快要凝结成霜了。
北方早已深秋得一塌糊涂,东北和西北差不多都是冬季了,就连南方,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最低气温逐渐降至10℃以下,秋意渐浓。所以老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寒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南方这个时候,“燥”字当头。
这种大环境的秋燥,不是你喝多少水,涂多少保湿产品,就能抗拒的。你还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劳累过度等等。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这个时节,养生的重点,就是我们平时任劳任怨的这双脚。
凉鞋收起来,棉袜穿起来,有条件的晚上回家,再舒舒服服地泡个热水脚吧。
讲究点的,可以放一些中药足浴粉在热水里,偷懒点的,随便倒点白醋也行,既能除臭,又能舒缓疲劳。
泡到双脚发红全身微热是最好,泡完脚再涂点润肤品,睡个安眠觉,安然度过节气的转变。
你家有没有翻几床丝绵被
杭州的大伯大妈们,每到秋意最浓时,最惦记的就是今年该翻几床丝绵被。
对他们来说,光是看街上小年轻们身上穿的,已经分不出是什么季节了。天冷时穿得清凉,天热时反而套上厚厚牛仔裤,真是弄不拎清了。
只有当巷弄口搭起了翻丝绵被的摊子,才笃笃定秋天正当时,冬天也不远了。
在杭州市区的孩儿巷、流水苑这些老小区附近,每年“寒露”节气,都能看到一些外地阿姨,以湖州人为主,熟门熟路地摸过来,找到那些老主顾,有时候再接几位新主顾,悠悠闲闲地边翻着丝绵被,边拉着家常。
天气渐冷,丝绵翻起来的同时,“秋冻”差不多也该收收了。
“秋冻”的目的,是想加强耐寒锻炼,而不是一味提倡少穿衣服。
所以当最低气温跌破10℃,体弱的人以及老人、小孩、女人,最好及时添加衣服,体格强壮的,也要做好脚上的保暖工作,夜里关好门窗盖好被子。
最后提醒一点,不管你有多热爱冰激凌,“寒露”过后,能少吃就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