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天月圆满,万家团圆,在一番秋高气爽的景像中,中国人又迎来了最富诗意的传统佳节——中秋。
但中秋的浓情,并不仅止于今天这24小时,也并不仅在于那一方方小小月饼。因为人们表达盼望与家人团聚的情感方式,数千年来一直在变。就在这几天,浙江省博物馆第六回“武林雅韵——天涯共此时中秋国庆音乐会”,漾起人们心中的一湖相思水。徐匡华据《自远堂琴谱》打谱的明朝经典小曲,描绘了一幅月白风清、万籁俱寂的秋夜情思;著名古琴演奏家徐君跃一曲古琴独奏《乌夜啼》,则以繁促的乌啼声与宁静的泛音旋律作鲜明对比,生动体现了紧张不安与泰然自若的两种心境。
古琴悠悠。这一夜的雅韵,让琴弦与月光,交织起缀满人心的秋思……拨弄起中华民族血液中流淌着的“团圆”音符,将血亲相思的人性情怀以及期盼民族团结的家国情怀融合在一起。
以声动人,是中秋的魅力之一。其实,中秋带给我们的还有更多,更多。“在我看来,中秋也有其特定的颜色、形状和味道。”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吕洪年说,中秋的颜色是黄色,入秋植物变黄,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历来崇尚黄色,秋也代表成熟与收获。“中秋节的形状是‘圆’的,团圆是一种期盼与愿景,象征着圆圆满满,中秋崇尚团圆的心理是其最本真的文化内涵。至于中秋的味道应该是欢乐中带点伤悲,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期盼团圆,但也蕴含着无法相见的伤感情绪。”
欧阳修说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声、形、色、味的中秋,酿造了多情的人生,风月只是转移了我们的情思,给了我们一种寄托。而月的温柔月的狂热,则入心入怀,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诗意。
于是,在这片月色下,现实与审美的边界、人生与梦幻的边界……都变得模糊了,也只有在这流光之中,用诗文看世界、看历史,才能洞悉我们的内心。“中秋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感情的抒发离不开亲身体验。”吕洪年说,古人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千古流传的诗篇,是他们与自然亲近的情感寄托密不可分的,他们的中秋是带着诗意的。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古人对于月亮有很多浪漫的想象。我们在抬头望月时,也不妨像古人那样发挥想象,畅想未来。而想象的基础,便是与家人结伴赏月,让脚与大地接触。漫步月光下,吟诵古人的诗篇和细观现当代的散文佳作,当是难得的享受。
这种习俗不断发展到今天,我们依然有吟诗诵文共赏月的习惯。那一缕缕秋思,也在亲人朋友同事之间互赠月饼的习俗里,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锦图。古人中秋思“亲”,更多的是思念“血亲”,而现代人随着视野的打开,“亲人”的内涵范围不再限于小家庭,朋友、同事、战友、国家都成了思念的对象,甚至是雨打芭蕉、山腰晚霞、乡间小路、杜鹃啼唱,也都成为了诗意思亲的必需品。他们,更成为古人“团圆”思想在当下社会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显现。
徜徉在明月清风的诗意中,感受对中华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千里共婵娟,值得珍惜;乡心五处同,千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