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一个孩子选班干部(课代表)落选了,学生和家长都很难过,要求再给一次机会;我又不能改变结果,不知道该怎么办。”9月13日下午,杭州采荷一小四年级的蒲老师和记者闲聊,讲了她的烦恼事。
听了蒲老师的话,记者很想见见这位落选的小朋友。
落选男孩:我一定会变懂事的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采荷一小,见到了这个头不高的小男生。
记者问他,没有竞选上班干部,是不是有些伤心?
男孩有些腼腆:“不太伤心,我以前也没当过课代表,我以后会继续努力的。”
“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当过拎桶委员(中午吃饭时帮助拎饭桶、汤桶等),我感觉还好的,为班级服务,我很开心。”
“那这次为什么要去竞选呢,你自己觉得会被选上吗?”
男孩说话的声音低低的,语速明显加快:“我喜欢科学课,喜欢才想着去选的,我觉得自己可以当上的。”
记者问:“你觉得,为什么大部分同学没有选你?”
男生没有马上回答,想了一下:“可能是同学觉得我动作太慢吧。”
记者追问:“下次还要竞选班干部吗?”
男孩的回答很干脆:“我会继续努力的,我一定会变懂事的。”
家人担心:会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班干部竞选结果宣布后,蒲老师给男孩的妈妈打电话,妈妈在电话里头哭得稀里哗啦。
男孩的阿姨给蒲老师发了一条短信,希望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很多名人小时候都很叛逆顽皮,如果连一次机会都不给,会打击孩子的上进心。有时候,有些事真的可能改变人的一生!”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了男孩的阿姨,她以前是一位幼儿园老师,自己的小孩在读高中,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长。
阿姨说,她一直在关注这个男孩,也知道他是有欠缺的,比如动作慢。“我们也想他快起来,尝试了很多的方法。”这个暑假,孩子说要参加班干部竞选,我们很支持他,“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他曾告诉我们,等他到了四年级,他就长大了,要变懂事了。”
阿姨说,“我是这么认为的,当班长要全面,课代表只要功课好就可以了,孩子自己有这个意愿,为什么不给他机会呢?只有试过以后,他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胜任。有时候一件小事、一句话,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他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阿姨有些担心,“落选后,他表面上看好像没事,但孩子心理上的变化,是看不出来的。”
老师纠结:都是我的孩子,该怎么做
蒲老师给男孩的妈妈打了一个电话,一打就是1个多小时。
在妈妈眼里,儿子参加竞选,说明他长大了、懂事了,当妈妈的很开心。
蒲老师说,说到伤心处,妈妈忍不住哭了起来,“男孩的父母很优秀,从小都是当班长的,他们为这个孩子付出了很多。当妈妈的,心里头有些郁闷。”
他妈妈说,“孩子都已经四年级了,如果还不能当上班干部,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妈妈的哭泣声,让蒲老师心里很不好受,“我也无法改变竞选结果,我看到的是全部孩子,我更重视公平、公正、公开的竞选原则。”
蒲老师说,在家长眼里,只有一个孩子,而她的心要分成很多份。“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这两天,蒲老师给男生安排了一个新职务――护花使者,就是管理班级的各种植物。“我也考虑过,要不要跟科学老师商量一下多设一个课代表。当然,不是家长一说,我就同意了,我也是看学生的表现,这孩子进步的确不小。”
熊丙奇:班级活动让学生“自治”
记者调查了杭城某小学的四五年级各两个班,76%的学生表示,家长希望自己当班干部。
一名四年级学生说,爸爸妈妈说过,“如果初中老师知道,我在小学当过班干部,那么在选班干部时,就会优先考虑我,接下来的高中也一样。”
而老师对班干部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们对这个职务的认知。记者问了几个班干部学生,他们说最常听到老师的话的是,“帮我盯着几个调皮的学生”,潜台词是,“你很优秀,要在同学中起带头作用”。班干部在老师看来,主要是帮助他们管理班级,引领班级更加优秀,这无形中给学生做了评价。
家长的实用、老师的评价、自己的面子,当不当班干部,对很多孩子来讲,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如何抖掉这个沉重的包袱?记者为此专访教育学者熊丙奇,请他支个招。
熊丙奇说,“首先要定位好班干部这个角色: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当班干部,是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如果没有定位好学生班干部的角色,有可能滋长学生的权力意识,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熊丙奇说,学生活动,它的特点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符合学生的实际。班干部选举,让学生充分“自治”,让他们自我要求、自我宣传,公平竞争。
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成立小俱乐部或兴趣小组,学生提出自己的主张,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负责人,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