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9月11日讯 舞台的灯光暗了起来,物电学院合唱团开始变换队形,大三学生涂杰缓缓走向指挥台。作为一支非专业学生团队,这是他们第二次闯进学校合唱比赛总决赛,去年他们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已经是一个专业的队伍了。”初赛时评委这样评价。
这是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师”)曾中断了10年的合唱比赛,现在因为“朋辈教育”重新焕发光彩。通过“朋辈教育”,非专业学生免费学习声乐、舞蹈,专业学生有了难得的“练手”机会,越来越多的“菜鸟”队伍媲美专业水准,而友谊和校园文化因此得到传承。
天上掉下免费学声乐的“馅饼”
在校外学声乐,一堂课40分钟得花五六百元,尽管再喜欢唱歌,文学院大二学生戴嘉裕也舍不得花这个钱。从去年开始,学校开始实施“朋辈教育”,戴嘉裕借此机会进入学院合唱团,“免费”学声乐和合唱。她的“老师”不是“外援”,而是音乐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
文学院合唱团第一批40名队员,大多数跟戴嘉裕一样,对合唱一无所知。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不像想象中艰辛,反而充满了快乐。因为指导“老师”是同龄人,为学校合唱比赛培训的50天,更像是同学间互相帮忙。
刚开始学声乐,要尽可能打开嘴,还要保持圆嘴型,很多同学害羞地不敢尝试。“老师”便不停变换各种嘴型逗乐他们,告诉他们:“唱合唱要不怕变丑”。比赛前,“老师”满场跑,帮忙抱演出服、化妆、提醒时间,还要安慰紧张的队员。
现在,戴嘉裕和团友已不再是声乐“菜鸟”。比赛的曲目分为四个声部,谁跑调了、声音是否能融合在一起等基本合唱知识已难不倒他们。“通过培训学会了一项技能,以后当老师了也能教学生合唱了。”戴嘉裕高兴地说。今年他们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学校总决赛。
虽然对象是同学,但“老师”上课的时候绝不儿戏。学指挥的涂杰属于“半路出家”,但进行一对一教导时,“老师”依然严格要求,为了抠一个动作,甚至要求涂杰对着镜子练了3天。
据悉,仅在合唱比赛期间,通过“朋辈教育”获得专业指导的学生近4000人,开展日常训练近200场次,人均训练时达150小时。
“专业化学生参与到普通同学的艺术通识教育中来,不断提高了非艺术专业同学的艺术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校园文化质量和品位。”华师团委书记刘海春说。
难得的“练手”机会
廖志遂一直想读音乐合唱指挥专业,但该专业只对大二年级招4个学生,竞争激烈,而此前他并没有合唱指挥的经验。正当忐忑之际,他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练手”机会——教地理科学学院合唱团唱歌,参加学校比赛。
两个月里,在大学城分校的廖志遂只能晚上搭公车回校本部“教学”,每次路上来回就要花将近两个小时,可是他乐此不疲,“一方面是因为跟地科学生有了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可以为自己积累专业经验。”
但没料到的是,将近决赛,地科学院合唱团50名队员一大半都被安排外省实习。最终合唱团因为临时新增队员的不熟练,从初赛第二名跌至决赛倒数第二名。“等到一个人真正带一支队伍,才知道会发生这么多状况。”这个被队员们称作“小廖”的“老师”,因为这难得的第一次带队经验,顺利考进合唱指挥专业。
今年,廖志遂再次回到地科学院带队,令他惊讶和感动的是,30多名老队员因为他回来,也主动归队。决赛中,廖志遂自信地从定选曲目里为队伍选了《闪亮的日子》和《嘎哦丽泰》,后者共有5个声部,是专业队伍都不敢轻易尝试的曲目。廖志遂为曲目找了伴奏,还编写了合音,最终,地科学院获得合唱决赛第一名。
“‘朋辈教育’让校园文化得到传承,大三教大二的,大二教大一的,通过同辈的感情传递下去。”廖志遂说。现在,他正前往北京,参加一个国际性的合唱指挥大师班。而在暑假前,他在东莞带领一支业余队伍获得了一次合唱比赛的银奖。
在华师,像廖志遂一样的艺术专业“导师”有100名,他们通过“朋辈教育”不仅获得了教学经验,更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讲起教学经验,童秀萍如数家珍。“第一要教唱谱子,第二是调声音,第三要教如何处理歌曲,第四要构想舞台表现形式。”让她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朋辈教育”双方很平等,“更像是被同学叫过去帮忙”。
“‘朋辈教育’不仅在于丰富校园文化,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刘海春向记者解释,专业学生通过实战明确了自身不足,也进一步激发他们好好学习、学精学专的动力;非艺术专业学生学会唱歌,提高了艺术素养,“以后到工作单位也多了一项长处傍身”。
普通学生艺术教育的“全覆盖”
因为指导老师人手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原因,一度很热闹的合唱比赛停办了10年,让刘海春觉得可惜。像“校园歌手”一类的“唱完就算了”的校园活动,并非刘海春原意,他希望可以打造高品质、让绝大多数学生受惠的校园活动。
他想到了“朋辈教育”模式:让专业学生教非专业学生。已有院校通过“朋辈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但作为丰富校园文化、培养人才模式还是第一次。没想到的是,“朋辈教育”的效果非常好。刚实施“朋辈教育”两年,每个学院都成立了合唱团,受到专业指导的学生达4000人次。
“这是一个多赢的效果。”刘海春认为,通过“朋辈教育”,专业学生得到锻炼,非专业学生学到一项技能,而学校则降低了办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一个合唱比赛21支队伍,起码培训一个月,如果找21个专业老师培训,不太现实。”
如今,“朋辈教育”已不仅仅是学校团委的一个小尝试。团委、音乐学院和教务处合作共建音乐与舞蹈艺术教育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相关单位负责人、专业教师为指导委员会成员,指导委员会下设合唱、舞蹈、器乐等指导小组,满足“中心——指导小组——普通学生”的三级指导体系要求,促使艺术普及教育实现常态化。
同时,华师探索“朋辈教育”的课程化。目前学校已开设《合唱艺术实践》《舞蹈艺术实践》和《舞台艺术实践》等课程,通过学分认证鼓励同学参加艺术实践。例如,参加了合唱比赛的学生就相当于选修了《合唱艺术实践》一课,到了学期末可获得1个学分。按照校学生艺术团管理标准,每周“学生导师”将为学生开展课程训练1至2次。
近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团委联合音乐学院、教务处成立的“音乐与舞蹈艺术教育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已经获批成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左丹告诉记者,今年,学校将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朋辈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扩大参与面,争取让更多感兴趣的同学能够选修到课程,使“朋辈教育”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
“将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作为‘艺术骨干’培养,待学年学习训练结束后,通过其带动、指导其他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形成新一轮‘朋辈教育’,最后实现非音乐专业学生艺术教育的‘全覆盖’。”刘海春说。
他描述着“朋辈教育”的愿景:当每个学院都拥有了一批艺术骨干,再通过骨干向更多学生“教学”,每个学生都会“一首歌、一支舞、一首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