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衢州特快>教育风采>教育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女教师坚守深山33年 如今仅4名学生

  在皖南地区西天目山腹地,有一个叫毛坦村的地方,四周被繁茂的毛竹和山核桃树环抱,山高路险,风景秀丽。

  村里唯一一所小学掩映在深山里,那里只有1位老师和4名学生。

  令人动容的是,这位51岁的山村女教师已经连续在大山里的讲台上坚守了33年,岁月让她从一个活泼的小姑娘变成了两鬓斑白、牙齿脱落的中年妇女。

  教师节来临,我们走进深山里的村子,1位老师和4名学生,勾勒出动人而温暖的画面。也正是这样的画面,犹如一盏烛光,照亮了大山里孩子的求学之路。

  嗓子已沙哑但声音很洪亮

  云层下,仅3.5米宽的盘山路像花样体操运动员手里的绳子一样,弯弯曲曲地舞动在青山上。汽车沿着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悬崖的路向上爬,它的目标是位于海拔近千米处的一个教学点。

  山上是安徽宁国云梯畲族自治乡毛坦村,这座有600多口人的村子没有独立的小学,要想到达山下的乡中心小学,需要步行15公里的弯曲山路。这个叫做“毛坦小学”的教学点,就成了村里低龄孩子的知识殿堂。

  毛坦小学里唯一的老师叫叶巧荣,本村人。双鬓间的白发已悄悄透露了她51岁的年纪。今年是她在这里教书的第33个年头,令人担心的是,4年后叶巧荣老师退休后,谁会来接她的班?

  坐在这间约40平方米的山间教室里,叶巧荣讲课的声音听起来异常洪亮。她却说,这两天血压有点低,感觉上课时精神不是很饱满。多年来,大声讲课已经成为她没有意识到的习惯,即使台下只有4个学生,即使她的声音已有点职业性的沙哑。

  这不是传统印象里的课堂。叶巧荣先安排一名5岁的幼儿园小朋友用水彩笔描一朵梅花,再和一年级新生祝诚浩进行拼音互动,等他开始默写拼音字母时,再教二年级的徐守宇和余馨彤如何用直尺测量课本的长度。

  据云梯畲族乡中心小学副校长蓝红英介绍,乡里有一所中心小学和3个教学点,毛坦小学教学点算最偏远的一个,一些孩子在教学点读完二年级后,会转到山下的中心小学去上课,并选择住校。这些年,不少村民去浙江打工,或搬到了宁国市,这让乡里的适龄学生人数变少了,毛坦小学之前曾有过十几名学生,现在的4名算最少的。

  曾有机会离开却主动留下

  1979年,高中毕业的叶巧荣成了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之一,当地小学的一位知青教师因为参加考试离开了,学校为招聘出了一道作文题——我最敬爱的人。叶巧荣写的是曾教过她、对她影响颇深的一位杨老师。“考老师、写老师”,文章感动了评卷人,她就这样从五六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教师。

  如今想起这些,叶巧荣依旧为那篇文章感到庆幸。她说自己太喜欢孩子和老师这个职业了,这也是她在大山里的讲台上坚持了33年的最大动力。

  还有一个动力来自她的丈夫郑新国,叶巧荣的“军功章”里有丈夫的一半。同样是高中毕业的丈夫懂得知识的重要性,30多年来一直默默地支持妻子的工作,从无怨言,前几天开学时的书本,就是他从山下运上来的。

  像村里的其他人一样,郑新国这两天正忙着采摘山核桃,这也是家庭的主业。作为一名农民,他对妻子的职业感到自豪。

  33年间,叶巧荣不是没有机会走出大山,十几年前,毛坦小学有五个年级,三名教师,有两人后来转到了山下的中心小学去教书,她却主动留了下来。出去教书的念头曾在她脑海里闪过,但很快又打消了,“这深山的村里怎能没有学校、没有老师”。

  现在,家就在村子里,老母亲也需要人照顾,叶巧荣更不会走出大山了。

  孩子们从不缺少欢笑

  课间休息时,教室外忽然传来树枝的抽打声和孩子的欢笑声。不一会儿,祝诚浩一手抓着一只梨跑了进来:“老师吃梨!”原来,屋外种着一棵高大的梨树,上面已结满了果子。孩子们蹦跳着,用一根细长竹竿把梨打下来。这次打下来的足有十多只,吃不了的就摆放在台阶一角。

  叶巧荣说,这棵梨树有20多年了。“早些年长得不好,又矮果子又少。”七八年前,她和丈夫花了两天时间,把遮挡梨树阳光的一小片竹子砍了,梨树也眼见着一天天茁壮起来,现在它成了孩子们的“水果盘”。

  一根跳绳、一个篮球,是他们最常玩的器材。教室前一块不大的石灰地上,用粉笔画着“跳房子游戏”的地图,叶巧荣只教了一次,学生们就会画了。“现在人少玩不了了。”叶巧荣说,以前有十几个学生的时候,大家最喜欢拉着她一起玩“报数游戏”。“老师,我要喝茶。”大嗓门的一年级新生祝诚浩又跑进了教室,他刚才与伙伴们疯跑着追篮球口渴了。叶巧荣笑着起身给他倒水。

  这里唯一的小女孩余馨彤十分腼腆,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叶巧荣就鼓励她和大家一起玩游戏,玩得高兴了她的声音就不由自主地大起来,她现在慢慢的开始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别人有了成绩也会给予赞美。这些都是叶巧荣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周一早晨,四个学生会在屋外站成一排,生涩地唱着老师教的国歌,看叶巧荣将一面系在竹竿上的国旗升起来。那幅画面因宁静而更显肃穆。

  相比之下,虽然不像城里的同龄孩子有那么多时髦的玩具,但这里的学生在这块巴掌大的深山平地上与大自然为伴,同质朴的老师朝夕相处,从不缺少欢笑声。

  33年来从没请过假

  除了教学,叶巧荣还要负责学生的午饭。教了33年的书,她就给学生们做了33年的午饭。

  前两天,宁国市教体局的领导专程上山,给毛坦小学送来一台冰箱和一个电磁炉。叶巧荣说,市里和乡中心小学的领导对他们一直都很关心,去年出资在原地新建了教室,每遇刮风下雨,就会打电话询问教学点的情况,并嘱咐几句。

  教室隔壁的一间小屋被用作厨房,新冰箱的冷藏室里已经塞得满满的,其中有一盘是师生们中午吃剩的菜,豆腐干、辣椒青豆,还有鸭肉,米饭和紫菜汤已经吃完了。

  “这真是雪中送炭一样。”叶巧荣说,以前是在山上一处菜店里买菜,或者是丈夫偶尔不忙时买好菜送过来,这学期开始,菜店因赚不到钱撤了,现在有了这台冰箱,她能一次性买上一星期的菜。山上的冬天非常冷,“有电磁炉了,冬天我给他们做小火锅,吃得更安心。”

  师生们平时喝的是教室后面一条从山上流下来、勉强能称得上“小溪”的水,叶巧荣每天都要拎着大红桶,提上一两桶水。“这是卫生部门检测过的水,天然的。”她说。

  记者提出帮她打一桶,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从屋后向上走约30米路,一条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满满一大桶水提着走并不轻松,这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晚上时常会腰疼的叶巧荣来说想必更加吃力,她却说,在农村里劳动习惯了,两桶水难不住她。

  33年来,叶巧荣对学生的关心显然多过爱护自己的身体。她有两个儿子,年龄上差3岁,一个8月1日出生,一个8月2日出生,都是在暑假里。“不是刻意算的,赶巧了。”两个孩子都是刚刚满月时,她就赶在新学期开学时登上讲台,因为村里的老师少,她一天假都没请过。叶巧荣说,年轻时不觉得什么,老了发现,自己嗓子不好可能跟当年过早结束坐月子上台讲课有关,但“身体其他方面没什么影响”。

  每晚除了备课,叶巧荣也喜欢上网,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培训让她学会了上网,教学上偶尔有拿不准的问题会求助于网络,她也从网上接触到许多新鲜事物。儿子有一次放假回家,与母亲聊天时听到她说“低碳经济”、“绿色循环”等时髦的词,非常惊讶。“如果不发展低碳经济,全球气候变暖了,海平面就会升高,多年后一些沿海的城市就会不存在了,对不?”她觉得,做老师就要有好学的精神,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而年龄不是问题,“年轻人喜欢的我也喜欢”。但她也自嘲说,自己的电脑知识是“幼儿园水平”。

  如今,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他们给家里的电脑装了摄像头,可以视频聊天。两个儿子也曾是她的学生,现在都已大学毕业。“对他们都满意,至少(文化水平)要超过我吧。”她认为,孩子就像小鸟,长大了总要飞出去。孩子在外地并没有让她感到孤单,因为她能天天看到自己的学生们。

  她说“总会有人接班”

  下午3点半,叶巧荣让大家收拾好书包,在教室外排好队,然后拉着他们,交到各自父母的手上。有时家长农忙抽不出空,她就等上一个小时。等最后一名孩子被家长接走,她才赶路回二里开外的家。

  徐守宇的爷爷徐自来骑着摩托车来接孙子回家。提起叶老师,他脸上写满了感激。“(小孩)在这比放在家里强多了,家里管不住,他就听叶老师的话。”徐自来说,叶老师心细,家长们很放心。

  说完,他骑上车,朝十里外的家开去,村民对知识的渴求,让这段路看起来好像变短了。

  离毛坦小学最近的一户是程月英家,年近五旬的她说,自己的儿子当年就是叶老师带的,读到五年级才转去山下的中心小学。叶老师是村里唯一的老师,村民对她都很尊敬。

  中心小学的副校长蓝红英说,有叶老师在,给学校省了很多心,她不光是位好老师,还是个好保姆,学校要做的就是经常上山来看看,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老师和学生们安心上课。

  去年,叶巧荣获得了“2011年安徽省优秀乡村教师”的称号,整个宁国市只有两位老师获此殊荣。在工作岗位上得奖,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她把证书藏在箱子里“压箱底”,不喜欢显露荣誉。“这没什么。”她总是认为自己是在履行责任,再正常不过。33年来,叶巧荣在毛坦村教出了3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这在当地并不容易。“村长统计的,我没算过。”她说。

  眼下,叶巧荣还有四年就退休了,一些村民已开始犯愁:叶老师退休了,那毛坦小学就要关了吧?村里现在找不出合适的人来替代她。“总会有人的。”叶巧荣的脸上挂着她一贯的乐观。在她看来,总会有如同她一样的热心人,愿意为孩子们的求学付出,目前她要做的就是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

  屋外,那棵梨树在夕阳下显得异常光亮,繁茂的树枝伸向四周,保护着它的沉甸甸的果实。

  叶巧荣的背影更踏实了。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资讯 手机看报纸 浙江手机报 订阅中
·乡村女教师山村坚守33年无怨无悔 一人身兼多职
·女教师乱穿马路被纠错 监督员劝阻挨耳光
·武汉一女教师讲台数次掌掴学生 被停课反省(图)
·女教师坚守山村26年 受中央邀请去北戴河度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