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及青少年近视低龄、高发的原因,卢金华分析,主要是孩子接受教育提早,用眼过度,并且接触电器过多等因素造成的。“以前的孩子学龄前都是到处跑着玩,现在的孩子两三岁就开始接受早教,就开始上幼儿园,过早开始大量阅读、长时间学习。”
“研究显示,现在4-6岁的孩子看东西的量是以前同龄孩子的几十倍! ”卢金华说,孩子们的眼睛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负担太重了自然就容易近视。“现在青少年的眼睛最急需‘减负’! ”
现在很多家长时常管束孩子看电视,因为看多了电视肯定对眼睛不好。但家长们往往鼓励他们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学习。杨晓博士说这是一个误区: “其实这对孩子眼睛的伤害更大” 。现在城市家庭中手机、电脑等非常普及,家长管束又宽松,于是成了影响青少年视力的第一杀手!
人的眼睛会自动调节聚焦,看远的事物眼睛肌肉是放松的,看近的东西是紧张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拿在手上的电器距离眼睛很近,看久了眼睛很容易疲劳。“手机和电脑对青少年眼睛的伤害,是电视的12倍! ”卢金华说。
“许多时候孩子近视不是在学校上课引起的,而是不良的用眼习惯引起的。”李金华说,他接触这样的病例很多,一个孩子一学期视力下降50度,而他过一个暑假也会下降50度! “他们把假期的大量时间耗在电脑边、网络上,对眼睛来说,比在学校里累多了! ”
为什么农村孩子的视力普遍好于城市的孩子?眼科学博士杨晓分析,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的孩子的室内活动时间太长,户外活动太少。她说,户外的光线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这也是农村孩子视力普遍好于城市孩子的一个重要因素。”
杨晓说,孩子在室内看书、写作业,或者玩电脑、看手机等,眼睛接触的都是三色光,这种光线对眼睛的发育不利,在这种光线环境中过长,容易诱发近视。而室外的自然光线是复合光,对眼睛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好处。
“除了理论上的分析,我身边就有明显的例子。”杨晓说,他朋友中有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两个住在广州市越秀区,因为家附近没有合适的去处,平时在家里的活动比较多,两个孩子都已经被发现近视了;而另一个孩子住在广州市海珠区,家旁边就有个大公园,他放学就跑出去玩,视力明显比那两个孩子好。
“我有个建议,为了增加孩子接触自然光的时间,孩子做作业、看书等也可以在阳台上完成。”杨晓博士说,当然能多到户外运动更好,每天保证一小时以上,对视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征兆三:知觉过敏。在发生眼疲劳的同时,许多人还伴有眼睛灼热、发痒、干涩、胀痛,重者疼痛向眼眶深部扩散,甚至引起偏头痛,亦可引起枕部、颈项肩背部的酸痛,这是由于眼部的感觉神经发生疲劳性知觉过敏所致。
征兆四:全身神经失调。原来成绩好的小朋友对学习会产生厌烦情绪,听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也有些迟钝,脾气变得急躁,学习成绩下降。晚上睡眠时多梦、多汗,身体容易倦怠,且有眩晕、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变化也是即将发生近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