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留学“伤不起”
据了解,在国外留学的费用一般一年从15万元到30万元不等,这对收入中等的工薪阶层来说极具压力。有些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出国留学,不惜举债借款。家长王琳说,为了让孩子出国留学,她向亲友借钱,还把自己家的房子也卖了,来支付高额的留学费用。如今,一家人挤在狭小的出租房内,省吃俭用只为“望子成龙”。
经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海归”李明,回国后返回我市打理家族生意,“中国人比较含蓄,生意场上倡导的是一种酒文化。”这对习惯了西方人直爽性格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由于交流习惯不同,他也曾经吃过亏。西方强调的是一种独立的人格,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他常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对于回国后一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周云来说,回家待业更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留学花了家里不少钱,可他却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一些门槛高的企业,对于不是名校毕业的他来说望尘莫及,可是对一些企业的“小职位”他又看不上,就出现了两难的境地。迷茫的他,内心十分压抑,家人也开始埋怨。
出国留学须理性对待
在很多国家,留学成为一种产业。他们一方面吸取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带动GDP的增长,一方面又提高国际学生在本国的就业门槛,以解决自己国家的就业压力,大量的留学生不得不回国找工作,成为“海归”。
去海外走一圈,留学归来打上“海归”的标签,就能谋一个好前程吗?目前的情况是许多学生学成回国后,面对有一定规模的“海归”人群和“经验”就业说,自己却成了“海带”(海外归来待业)。
“海归”郑强说,目前他的薪水与国内应届毕业生薪酬相比“海归”的工资也相差不多,国内超过半数“海归”工作职位普通,起薪也只有3000元左右。他的大部分“海归”同学都选择一线城市作为自己的奋斗地,可是一线城市很多企业都需要有经验、有技术的人员,一时难以找到工作岗位便成为“海带”。而国内的学生更愿意从基层开始做起,累积工作经验,吃苦耐劳,所以一些企业倾向选择国内的学生。
在我市,“海归”返乡进入企业就业的情况极为少见,只有个别家族企业的接班人留学归来掌管企业。还有一定数量的“海归”选择回家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这就在文凭的认证上存在一些争议。而且,当“海归”游学四方的时候,国内的学子正在埋头苦读、努力奋战,在公开招聘的考试上,“海归”或许又稍逊一筹。
业内人士认为,出国留学首先要准确定位。出国前的定位包括三个方面:专业、学校、国家。必须要思考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你选择的这个专业自己是否感兴趣,这个专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怎么样?你选择的学校的综合排名如何,专业排名怎样?选择的国家使用的是什么语言,是否方便移民?留学时还要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就业意向。在选择的方向上,家长、学生都应该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自己适合,同时也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以上人名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