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位于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比邻闽赣皖三省,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和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7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62平方米,市民出门平均500米以内都有公园休闲绿地,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达到827.3个/cm3。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关于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等10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决定》(林宣发〔2012〕169号)文件,衢州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07年,衢州市由点带面启动森林城市创建,2010年初在全市域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这些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打响衢州生态品牌、推动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衢州打造宜居城市、提高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衢州加快在全省“后发崛起”和四省边际“率先崛起”的重要载体,做到了“八个坚持”,探索出具有衢州特色的森林城市创建模式。
一、坚持高位推动,上下齐心抓创森。森林城市创建是一项涉及城市、乡村,涵盖社会各界的综合工程。在整个创森过程中,衢州始终坚持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政府的强势推动。衢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相继专题研究了创森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创建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并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市政府、政协、人大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衢州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了全市创建森林城市千人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二、坚持紧扣中心,科学规划抓创森。森林城市创建是事关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在规划指导上,坚持围绕省委、省政府对衢州提出的“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的总目标。在规划思路上,坚持森林生态、森林产业、森林文化三大体系建设整体推进。在规划内容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结合衢州地处金衢盆地的地形特征和作为“中国椪柑之乡”、“中国胡柚之乡”的乡土特点,探索“城外万亩桔海环绕,城中千亩桔海点缀”的森林城市创建模式。
三、坚持注重实效,突出民生抓创森。森林城市创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泽全体民众的民生工程。在创建工作中,坚持民生优先、群众受益的原则,大力实施创森“十大”工程。实施一批城乡绿化项目,居住区平均绿地率达到30.2%;补助每个绿化示范村40万元、10万元、4万元,建成村庄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地50多万平方米。实施一批生态富民项目。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意见》,建设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园区项目35个、规模23万亩,实施竹林“一竹三笋”高效经营、油茶提升、珍贵树种用材基地建设等项目100多项,实施总面积50多万亩,累计建成省级兴林富民示范乡镇17个、示范村122个。三是实施了一批提升城市品质的公共绿地建设项目。重点实施衢州市区向各县(市)城外辐射的五大森林通道、两条主要水系和市开发区、等新城区26个公共绿地建设项目。
四、坚持宣传开道,浓厚氛围抓创森。森林城市创建是一项传播生态理念的文化工程。坚持把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增强生态意识作为创森的重要任务。举办了“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及爱鸟周”等各类森林生态大型宣传活动20期,发放《衢州市创建森林城市知识手册》等各类森林生态科普资料50多万份;建立了钱江源、府山公园、紫薇山等13处县级以上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衢州日报》、衢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森林城市系列专题,播放创森公益宣传广告,在全国范围征集衢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形象标识。在各主要入城口树立大型创森宣传牌,城区主要街道墙体书写创森宣传标语,城市中心区人群集聚场所设立大型电子屏幕,居住小区LED屏滚动播放创森口号,有效扩大了创森在广大市民中的影响力,形成了市民主动了解创森、大力支持创森、积极参与创森的浓厚氛围。
五、坚持创新载体,全民参与抓创森。森林城市创建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全市人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工程。坚持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党政军干部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开化县31年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在机关,开展“百家单位联百村,共建绿化示范村”活动;在学校,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百校万人校园植树绿化”、 “创建森林城市——百校万人植树绿化”等活动;在社区,广泛开展“百个社区万名市民认建认养公共绿地”活动,营造“社区幸福林”活动;在农村,持续开展“绿化美化示范村、森林生态示范村、兴林富民示范村”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百”示范工程建设,建成生态好、环境美、农民富的林业“三百”示范村659个,激发了广大市民参加植树绿化、参与创森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
六、坚持目标考核,强化落实抓创森。森林城市创建,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实事工程。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森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与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各部门签订了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同时,建立了领导定期督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监督和市民参与监督的创森督查机制。市委还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列入市领导联系重大事项,确定6名市领导挂钩联系,抓督查,促落实。此外,全市各级新闻媒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广大市民通过创森微博、衢州林业网、创森热线等途径为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七、坚持机制创新,整合资源抓创森。森林城市创建,突出机制创新,确保了“有地种树、有钱种树”。在投入机制上,坚持租地植树与征地建园相结合、成片绿化与见缝插绿相结合,建立了“财政主导、项目整合、企业自筹、社会支持、个人认建(认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全市绿化资金投入总计近80亿元,巨化集团公司在“森林巨化”建设中计划投资2亿元。在土地利用上,近年来仅衢州市区新征用土地3630亩,租赁土地2262亩,利用片区改造和原浙赣铁路南移腾出土地300亩,以及市区零星空地120亩,全部用于公共绿地和城市生态林带建设,有效扩大了城市绿地规模。尤其是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原浙赣铁路土地108亩,仅土地总价近2亿元。
八、坚持建管并重,持之以恒抓创森。创建森林城市,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化机制。坚持用制度管理创森。先后制定出台了《衢州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衢州市市区城市绿化管理试行办法》、《衢州市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充实了城市绿地和森林资源保护队伍。市编委专门批准建立了衢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森林城市建设管理。利用好现有森林资源管护队伍1万多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护林网络,近三年,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5‰,森林病虫害发生率低于1‰。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森林资源专项行动。通过“利剑一号”、“亮剑行动”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实效,近三年全市无严重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树木事件等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