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录取季来临。今年共有21名“省市状元”选择了港大,为历年来最多。状元之外,申请香港高校的大陆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
香港高校到底有多香?是否适合每一个人?正值暑假,在香港读书的学子们回到了家,向我们讲述在香港求学的故事,揭开港校的面纱。
选择:瞄准国际化
最近,港大建筑学院大二女孩张天璐回到了上海的家,准备托福等出国考试。去年的这个时候,她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委培后,踏上了香港的土地。
“其实我高一高二的时候是想出国的,去香港读书的想法一直比较模糊。高三下学期我觉得考一下港大也不错,毕竟是在香港而且还是英语教学,作为出国前的过渡很合适。”天璐说。
来自北京的李泰伯也是高三才决定申请去香港学习。他亲自飞到香港,参观了港大、港科大的校园,与同学、老师交流。“我觉得港大更适合我的原因在于它的国际化视野,以及有机会在清华求学一年并在大三海外交换的独特经历。”于是,这位当年北京的高考状元选择了香港大学工程学院。李泰伯说,港大的老师大部分都有很深的海外背景,与国际的交流机会也很多,李泰伯下学期就将去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在港大商学院读书的焦然也说,“这里的交换机会跟国内比是多多了,学校可选择的余地比较多,一般大家都是可以出去交换的。”这个暑假,她参加了学校志行会去非洲加纳的项目,正在伦敦参加LSE的暑期学校。
不过,香港高校在学生构成方面其实比较单一。张天璐介绍说,“一大半都是香港本地生,真正的国际生和内地生不会超过20%。”焦然也说,港大还是本地学生多一点,质量参差不齐,国际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还有南亚,“要我说,还没到国际一流学校的水准”。
学习:成绩不是浮云
张天璐、李泰伯在清华大学委培过一年,焦然则曾在北京大学委培,对香港、大陆高校教学上的差异颇有感触。
“香港大学更为自主,课堂内容少、比较精炼,课外作业难度很高,需要自己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讨论。同时港大非常鼓励小组学习,几乎所有课程都需要有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李泰伯说。不过,焦然说,“成果展示多而乱,小组讨论每科基本都有,也没什么新鲜感,碰到不靠谱的本地学生GPA就"杯具"了。”
港大的教学形式分讲座和研讨。研讨的方式是1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由一个tutor(经常是在读博士或者年轻讲师)带领同学讨论。而讲座在内地也很常见,“都是老师在上面放ppt,同学们在下面听课睡觉玩手机的都有。”张天璐说。
李泰伯说,虽然所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相当,港大的考试难度和成绩竞争压力没有清华大,大部分港大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并不太高。张天璐则感觉“香港学生混日子的不少,但也有非常有创造力而且非常用功的,成绩压力在低年级可能比大陆顶尖高校比如清华要略轻一点,但到了最后一年会比较恐怖,因为香港高校授予学位是要分荣誉等级的,本来不用功的香港学生到这时为了拿最高荣誉也会拼命。”
课余:自由的氛围
来自清华的杨瑛,今年寒假参加了香港高校的游学活动,当时正值当地学校学生会换届。看到学子们身着正装发表演讲,还有与媒体记者的互动,杨瑛觉得港校学生会比内地高校要开放,让她感觉到了香港学生的领袖气质,以及校园里相对民主、自由的一面。
在内地学生们即使到了大学还要受到较多的约束,比如强制军训、强制断电,还有班主任制度、辅导员制度,以及各种班团活动。张天璐说,“在香港,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只要一个学生自己不在意成绩,他一堂课都不去上也没人管他。当然"自主"也有坏处,碰到麻烦只能自己解决,完全没有"集体"这个概念。”
香港高校的社团很丰富,有一些学生把社团看得比学术重要,“动辄用十几个小时开社团会议”。李泰伯也说,香港同学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普遍较高。
内地生,幸福了吗?
语言障碍,是阻碍内地生与香港学生交流的一大原因。2007年到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福建籍学生唐艺和陈智峰在他们演唱的《香港香港》中,唱到“大家都问我广东话都怎么样呀?我只能说我母鸡母鸡(粤语:不知道)”。李泰伯说,学习广东话是个不小的难题。
“香港是个不会特别照顾、甚至有时忽视外来人士的地方,但你若勇敢地去争取自己的权益最后总能如愿。也许这是他们作为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张天璐感叹。一开始她遇到不顺的时候,都不敢往家里打电话,怕自己听到亲人的声音会哭出来。当然,经过一年的历练,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香港的读书生活,平时繁忙的生活冲淡了思乡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