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 :衢州特快 > 医疗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今日入伏 7类体质人三伏天养生大不同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阳盛于外而虚于内”,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根据中医理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也是人们驱散体内寒气的最佳时间。

  一年之中夏季的三伏天是最热的时候,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类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在三伏天,我们应该有怎样的饮食养生之道呢?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医生建议,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类: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热质等,不同的体质应该有不同的养生方法。

  平和质

  此类人肥瘦匀称、健壮有力、毛发润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既耐寒又耐热;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性格平和、情绪稳定;睡眠良好。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阴虚质

  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肤色赤,面部偏红或颧红,常有烘热感;目干涩、视物昏花;不耐夏热;大便偏干或秘结,小便短黄。

  阴虚质的人的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还可常食用百合粥、山药粥。

  湿热质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经常胸闷,口苦口臭,喜食肥甘油腻之品;大便燥结或黏滞不爽。

  湿热质的人调养方面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夏天则要注意祛湿。

  痰湿质

  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怠;口干而不喜饮水,经常胸闷或腹部胀满、头重,反应较慢,嗜睡。

  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阳虚质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喜温热食物,性格多沉静,容易神疲倦怠、不喜运动。

  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饮食上不宜多食生冷、苦寒、厚腻的食物,比如梨、香蕉、冬瓜等。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阳虚者要常年坚持体育锻炼,多晒太阳。

  气虚质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稍活动即汗出,寒热耐受力较差,喜静懒言,目光少神。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

  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时机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针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医生根据病人的病症不同,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两种使用。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以及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如胃痛、关节炎、肾虚引起的腰痛。

  专业人士推荐两种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三伏贴和三伏天拔火罐。之所以介绍这两种方法是因为它们具备4大优点: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为巩固疗效,病人应于冬至日到医院复诊。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资讯 手机看报纸 浙江手机报 订阅中
·养生:夏天多吃红黄蔬果
·食疗养生:夏天吃什么食物最降火?
·三伏天谁来送快递送外卖?
·养生警惕: 和牛奶一起吃会变毒物的食物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