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区沟溪乡地处丘陵,位于衢州市区以西,距市区15公里,风景秀丽,交通便捷。乡政府所在地为沟溪村,沟溪乡因处在常山江与大俱源溪交汇处而得名,沟溪乡总人口16162人,辖区面积44.8平方公里。全乡现有行政村22个, 2008年乡财政收入18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40元。农民主要收入以柑橘种植为主,其次是外出务工、养殖业、柑橘贩运等收入。沟溪因余东农民画而闻名,2005年余东农民画在市群艺馆举办展览后,2006年在杭州市浙江展览馆举办余东农民画展,2008年在衢州学院举办“三新”画展。2008年,沟溪乡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沟溪乡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发展成就。
一、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沟溪地处常山江和大俱源溪交汇处,流水常年不断,使之有了山水灵气,风景秀丽,独具一格。江边景色,视野开阔,江面宽广,使之心旷神怡。沿溪而立的沟溪村10多株千年古樟,不仅见证了历史,也筑起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全乡1.52万亩柑橘园,2008年产桔3.8万吨,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收入,一片片桔海更使人感想不已。而且,因沟溪工业是未开发的处女地,未受环境的污染,自然植被保护完好,平日不少鸟类和白鹭等栖息于此,为该地增添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全乡土地资源丰富,因一直从事农业生产,无工业污染,致当地空气清新,土地肥沃,现可利用的土地和山林资源丰富。如原沟溪村“孔子牧马滩”就座落于常山江边,不仅景色秀丽,而且平整开扩,面积600余亩。站在江边,不仅能看到枭烟瞭绕,更有鱼船点点。
二、农业调整迅速,发展潜力巨大。
沟溪乡属农业乡,一直以来农民以柑桔为主导产业,农民收入单一,农民靠天吃饭,2008年柑桔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急骤下降。针对柑桔市场不景气、全球经融危机、农业抗风险能力差等严峻形势,乡党委政府立即作出了反映,形成了农业产业不调整不行的统一认识,并迅速在全乡各村开展了柑桔产业转型工作现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欢迎,工作快速全面推进。全乡现已开展柑桔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村共有13个村,涉及面积3300余亩。其中苦狮公路沿线共有斗目垅村、直坞村、余东村、余西村、后力村、炉铺村、五十都村、梅坑村8个村,其中低产低效桔地和低洼荒地3997亩。
经规划我乡苦狮线八个行政村共计划桔园转型面积2816亩,其中转型:水稻916亩,蔬菜(玉米)820亩,药材200亩,毛竹100亩,小水果680亩。现沿线8个村的柑桔转型工作已全面启动,已砍桔树87543株,整理土地2200亩,其中已种植药材30亩,大棚蔬菜10亩,芋头脑100亩,毛竹100亩,鲜食玉米70亩等。现已修建水渠11.1公里,新填机耕路17.6公里,清理排水渠6公里,计划新建机埠8座。其中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涉及废弃园地垦造耕地项目,共4个,面积2723亩。柑桔产业的转型,特别是苦狮公路沿线规范性农田的建成,将大大促进现代农业园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对投资者来说,投资农业更是明智的选择。
三、文化底蕴浓厚,传承发展迅速。
以余东农民画为主的民间文化艺术,自2003年以来发展迅速。2003年,沟溪乡建立了农民文化创作协会,会员从当时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00余人。乡党委政府在推动农民画发展上,遵循“政府推动、坚持特色、提升品位、市场取向”的工作思路,促进了农民画的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余东村为主的创作会员中有4人是市级书画协会会员,8人是区美术协会会员,16人是区书画协会会员。会员创作的《百羊图》、《桔林深处捉乾隆》、《秋山图》等40余幅作品分别在国家、省、市书画比赛中获奖。2005年农民画在衢州市群艺馆展出,2006年10月又有48位农民的140余幅书画作品在杭州浙江展览馆展出,2008年在衢州学院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画展”,年底农民画家代表郑利民赴阿曼参加国际文化节,社会反响强烈。2006年,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副省长茅临生、盛昌黎,2007年1月省长吕祖善、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民先后到余东调研,对我乡农民画给予充分肯定,并给予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浙江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广播电台、《衢州日报》等新闻媒体相继对我乡农民艺术创作活动也相继作了报道。
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总体思路,因此我们将发挥特色竞争的优势,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着力繁荣农村文化。在内容上发展和传承农民画、剪纸、竹编、民乐、舞龙等民间艺术,着力打造文化沟溪,逐步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即以乡农民文化中心和余东农民画、沟溪孔氏文化、五十都民乐为主体的农村文化新格局。
四、民风民俗淳朴,社会和谐稳定。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虽是世外桃源的写照,但在沟溪文化的传承中,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和谐安逸的生活,并形成了淳朴的乡风、村风、村风。如在余东村,就因农民画的发展与传承,大部分村民爱好书画创作,使本村赌博、打麻将现象基本杜绝,而把精力用在了农民画创作上,且该村几十年来未出现过大的刑事案件,家家户户做的小水果等农作物等无人看管也不用担心被偷。在沟溪村,因孔氏后裔占三分之二,村民都十分敬重孔子,在生活中形成了谦让、勤劳、敬老、爱幼的民风,而且家家都十分注重子女教育,全村有退休及在职教师80余人,使全村文化氛围浓厚,在村中我们也不时能看到村民一边休息一边看报的情形。
五、社会事业完善,农民安居乐业。以争创省级教育强乡为契机,多方筹措资金600多万元,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了乡初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并以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为载体,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城市学校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农技110终端站点建设实现了网络村村通,提高农民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信息的便利。投资50余万元,安装有线电视用户3000余户,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渠道。贯彻落实税费改革政策,取消了农业税等涉农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可支配收入。高度关注民生解民忧,投资60万元完成了乡敬老院改建,目前27位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已迁入了新居;每年共向470余户低保户发放低保金,有效保障了这一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来源;认真抓好贫困救济、大病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到2008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1%,共报销医药费80.1万元,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认真抓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得到改善,连年超额完成无偿献血任务,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三年共投入60余万元,在全乡14个村建立了健身路径和篮球场,丰富了农民体育生活,同时通过举办农民运动会和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展,使全民健身运动得到了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