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6月26日讯 李一涵是一位理科考生,今年的高考成绩是667分。6月21日凌晨查到成绩后,正准备跟父母到外面夜市吃些烧烤、喝点儿啤酒庆祝一下时,也就离成绩公布20多分钟,李一涵母亲的电话响了。对方是北京大学吉林招生组的一位老师,在祝贺李一涵取得理想成绩后,这位老师开始动员她填报志愿时能选择北大。
正当母亲与北大招生组通电话时,李一涵的电话也响了:“我们是清华大学吉林招生组……”
清华、北大是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学府,可是,在高考分数公布的第一时间里,两所高校也在争分夺秒地抢夺高分生源。
招生组驻地“择优就近”
昨天下午,记者同李一涵来到位于东北师大附中附近的一家时尚宾馆2楼,这里正是清华大学吉林招生组的办公地点。不到20平方米的屋内,坐了10位家长和考生,清华大学吉林省招生组组长林成涛热情地迎了上来。
“今年清华大学来吉林省招生的工作人员有近20位,在长春9人。吉林市、辽源市、松原市、白城市、白山市、延边等地都有一到两位老师负责招生。”林成涛说,住处都在距往年出高分的学校附近选择。而北大吉林招生组也连续多年将住处安排到师大附中附近的会馆。
谈话间,林成涛的电话一直在响。“从21日凌晨到现在下午3点,共接打近两百个电话。这两天对于争取学生填报志愿非常关键。”林成涛笑着说。
借助老乡优势抢生源
据清华招生组一位老师介绍,高考成绩发布当晚,他们早早守在电话、电脑前,手中拿着早已准备好的高分学生及家长、老师的联络方式。
“其实,各个名校争抢高分学生在高考半年前已经开始。那是在第一次模拟考试后,我们就开始对各个重点高中学校进行走访。”这位老师透露,走访过程中,学生的状况,包括家庭关系、性格成长,就连学生的生活习惯,招生组都详细掌握。尤其是重点班级的班主任,几乎是每个月要长途电话联系几次。
而在高考前夕,这种“暗战”已经全面升级。在我省高招咨询会上,北大、清华等高校招生动作非常明显。他们将前来咨询的、高考估分600分以上的考生一一登记,并表示成绩出来后,如符合学校录取要求,会联系考生,也希望考生主动联系他们。
据了解,这次北京大学来长春招生安排了10个人,其中有大部分是吉林人。“我们都是吉林老乡,一是有这种‘乡情’,想让更多的吉林考生走进北京大学。另外,熟悉长春环境,在与其他名校‘抢招’高分生上具有地利优势。”北京大学吉林招生组的一位老师说。
而连续两年担任清华大学吉林招生组组长的林成涛就是延边人,此前一直负责吉林省延边地区的招生。林成涛说,东北人都很“认亲”,回到家乡一些关系也很好相处,沟通起来更融洽。
各种鼓励政策吸引生源
“分数线公布后,吉林省理科高分学生绝大部分首选还是清华,像全省前10名里已经有两名选择清华。”林成涛说。
面对清华招生组的说法,北大招生组一位老师笑着回答:“我们两所学校已是多年的‘老对手’了。不过从文从理各有优势,我们对此早已做好了准备。现在吉林省文科的高分学生已经有大部分与北大达成了意向。”
“清华北大抢优质生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这场混战中,还有其他名校加入。”我省教育部门一位资深人士评析说。
除了在“软件”上,清华、北大下足了工夫,在硬件上,也都出手大方。“对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清华大学将采取奖学金的鼓励方式,假期还会送到海外高校进行研修。而各专业的院系同样有奖励政策。”清华招生组老师说,对于一些高分学生,他们最近将安排到北京清华校园去看看,提前感受大学的氛围。
分析:“抢人”不利于学校公平竞争
“这种‘抢生源’对其他高校有失公平,本身就反映当前高校教学环境不公平。真正的抢生源并不是利用录取优惠政策等手段,而应该通过教育质量和服务来赢得学生的青睐。”昨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抢生源正反映出当前的数据政绩观念,也表明在并不公平的教育制度上,我们的高校并没有真正做好竞争的准备。
熊丙奇说,这几年有很多学校通过制造自主招生时间冲突,或是将招生录取批次提前来广揽生源。“抢生源手段层出不穷,正是目前数据政绩观的体现。如果学校重视学生的培养,应该从招生、培养到毕业的整个过程着手,但现在学校关注学生分数有多高,以此来评价招生工作是否成功,由此,不仅可以塑造形象,也能获得业绩,为短时期功利教学目标服务。”
熊丙奇举例说,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每年发放上百张录取通知书,可能最终只有60%~70%的录取率,学生进校后还有再选择别校的权利,这才完全赋予了受教育者选择的权利,学校也由此更加鞭策教学质量的进步。由此来看,我们的大学并未做好竞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