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捐髓救人的“90后”女孩张珊珊
怀抱着刚刚采集完的造血干细胞,张珊珊微笑中透着欣慰。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供图
6月4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女生宿舍。捐髓后第七天,张珊珊的脸色还是略显苍白。
就是这个“90后”女孩,在他人生命受到死亡威胁的时候,她选择瞒着家人、老师,将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给了浙江嘉兴一名身患白血病的12岁小姑娘。小姑娘的名字,至今她都不知道,“我的血能救她的命,这就够了!”
6个小时,她献出了203克“救命血”
5月29日14时55分,省二院门口,一个银白色的“中华骨髓库干细胞储运专用箱”被人急匆匆抱上车,火速赶往石家庄机场。箱子里,是203克造血干细胞血样。目的地,上海市儿童医院。
7个小时前,张珊珊正躺在省二院血液采集室的病床上。测量血压、检查血样……半个小时的准备工作完成,两根软管分别插在了珊珊的左右臂弯上。殷红的血液从珊珊右臂的软管中缓缓流出,经过一个“密密麻麻都是按钮和红灯”的仪器,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血样一滴滴流进采集袋,“滤去精华”的血浆则继续前行,从另一根软管流出,由左臂输回体内。输出、分离、回输……随着血液周而复始地循环,分离的造血干细胞一点点增多,采集袋也开始渐渐变得鼓胀起来。“一直觉得跟做梦似的”张珊珊猛然间“醒过梦”来:“我真的捐髓了!”
一般人采集200克造血干细胞,大概需要4个小时,但由于珊珊的血管比较细、身体也比较瘦弱,采集的速度只能减缓。6个多小时之后,带着“生”的希望,珊珊的血样向上海飞去。
2个多月里,她一直瞒着父母和老师
3月底的一天,石家庄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负责人打电话告诉珊珊,她的造血干细胞和上海市儿童医院的一名白血病患者低分辨率配型成功,对方是一名12岁的小女孩,发病两年,生命垂危。
原来,三年前珊珊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义务献血。献完血之后,看到一旁有红十字会的人在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珊珊毫不犹豫就填表报了名,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你是全国骨髓库中唯一一个和她配型成功的志愿者,你愿意给她捐献造血干细胞么?”与电话中工作人员有点迟疑的询问相比,珊珊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唯一能救这个小女孩的人。
2个多月里,她一直瞒着父母和老师。因为,她怕他们担心。但是,张珊珊的主意一直没有改过。“从一开始,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就告诉我捐髓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且,即使要忍受一些痛苦,和救人一命比起来,这点疼算什么呢?”
22岁,她也是个爱撒娇怕疼的孩子
今年22岁的张珊珊,出生在邢台市内丘县城。爸爸张彦昌在交通部门上班,家里有巧手的妈妈,还有一个姐姐。作为家里的小女儿,珊珊从小就格外受爸爸妈妈的宠爱,每回向家里要钱,爸爸从来都是要多少给多少。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懂事的姐姐也会第一个想到妹妹。
“原来怕打针的珊珊,怎么就不怕捐髓?”为此,张彦昌夫妇俩纳闷了好几天。直到6月2日珊珊从学校回到家,爸爸才知道,原来珊珊不是不怕,而是觉得“再怕也得去”。“她说自己既然答应了人家,就不能反悔。人不能不讲诚信。”
由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双盲”原则,珊珊只能从小女孩写来的亲笔信中了解到,对方今年12岁,浙江嘉兴人,发病两年,至今已化疗17次。信中,小女孩还写道:“我非常谢谢您救了我的命,现在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了,我们一家人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您!”
就是这封信,给了珊珊坚持捐髓的力量。虽然同学们都已找到工作,自己却为此错过“求职黄金期”,但张珊珊一点都不后悔。“我是‘90后’,她是‘00后’,这是缘分,更是责任,年轻的我们,就该生命相‘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