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5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湖南古丈县毛坪小学留守儿童。工作人员递上一个粉红书包让温家宝总理给8岁的龙英俊时,龙英俊不要:“我是男生,不要这个颜色”。“哦,忘了你是个男子汉!”这情景把大家都逗乐了。温家宝赶紧让人换了一个蓝色书包。
一个令人莞尔的细节,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8岁龙英俊的审美逻辑里,粉色是女孩子的专属,男生是不好意思背粉色书包的。因此,即便是送的、即便是大人送的、即便是领导们送的,也可以选择“不要这个颜色”。成人之所以被“逗乐了”,即在于童言无忌的率直与可爱。因为总理递上的书包,还是免费赠送的,多少“粉丝”踮着脚尖都拿不到一个,又岂有拒绝的可能?大人的逻辑是势利的,或者说是濡染了权势观的,但小孩子是单纯的,起码是爱憎分明的——因此,拒绝温总理递上的粉色书包才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下有了“逗乐”的意义。
有人说,等有一天小男生真的长大成男子汉,还会拒绝总理递上的粉色书包吗?与其说这个问题是问给孩子听,不如说是换位思考、问给自己听。尽管龙英俊的拒绝或许只是因为“天真无邪”,也并不存在网友所谓“忠于内心”等复杂想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拒绝本身还是让公众感受到了真实的力量。这种真实的力量,来自成人逻辑的两个解读:一者,书包不是“我想要的”,拿了也未必开心,与其不开心,不如不接受;二者拒绝可能让对方不高兴、甚至丢了获得书包的权利,但还是要讲真话,不畏与“大人”对话。此般得失观与博弈之心,恰恰是弥足珍贵的勃兴伟力。
“不要粉色书包”,对更多成人来说,太不容易了。一是官场真话很难,早前在2011年的全国政协会议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主任张维庆就痛批官场歪风,直陈“说真话越来越难”;二是公共知识分子讲真话也很难;三是民间真话也不易,有调查说,77.4%的人认为,“说真话很容易受到打击报复”是阻碍人们说真话的原因。
要为“不要粉色书包”的小男生鼓掌,哪怕这样的掌声是夸张的、骄矜的,因为它总是一种接近美好的力量。当然,重要的不是这一次的掌声,而是如何营造一种理性的公民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