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 :衢州特快 > 今日衢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2012·又到一年高考时(上)偏僻山野里有个“状元村”

  浙江在线衢州06月01日讯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精心为您策划组织了“2012·又到一年高考时”特别报道上下篇,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在高考路上奋力跋涉的莘莘学子擂鼓鸣金。

  黔西县雨朵镇小水井村,一个深山里的白族村寨,朴实无华、崇尚教育的白族村民占到80%。这里曾经是风靡一时的“状元村”,在高考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张益和省交通运输厅驻村干部萧子静带着朝圣般的心情,走进这座悠远的山村,探寻这里的如烟往事。曾经的“状元”、现在的老百姓、面临高考的学子以及正走在求学路上的孩子,他们还好吗?

  “状元村”里的拼搏记忆,“状元们”的苦乐年华,令我们对崇尚知识文化、倡导“人不出门身不贵”的风气由衷感动和欣慰。这正是千千万万个农村苦孩子勤学苦读、改变命运、反哺家乡的缩影。高考即将来临,我们将这篇作者用心炮制的报道赠与今年高考的学子们,作为一种对老一代教育先辈特别的礼赞,和新时期孩子珍惜学习机会、愈加奋发图强的希冀!

  请读上篇——偏僻山野里有个“状元村”

  时间:2012年5月26日;地点:贵州省黔西县雨朵镇“状元村”。

  飞机航线的啸声好几次掠过小水井村的上方,让湛蓝的天空留下一段段白练,随即逸散在这夏日的长空。这般景象,勾起了笔者重访、回溯状元村的欲望——高考就要莅临,状元村的学子们在作着怎样的拼搏呢?

  “向文化进军”的标语,在村子今日斑驳的老墙上仅残留下“文化”二字。伫立在这段残破的墙边,我们抬头仰望,像特写镜头对焦一样凝视这两个字,分明感受到了那字里蕴含的几许欢笑,几多苍凉和几多奋斗……

  小村故事多

  一说起共裕民校,76岁的文吉华老师咧开嘴笑出了仅剩下的两颗门牙。

  那是怎样的苦乐年华!1953年,文吉华从雨朵镇的雨化小学毕业,就被请来当民校老师,那年他17岁。“第一堂课,上讲台的时候感觉很害羞,因为有的学生只比我小两三岁。”遥想当年,老人感触良多。

  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教室,是小水井村大队长赵道伦家的堂屋。“那时,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共20来个学生。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同时上课,称为复式班,我同时服侍三个年级的学生。没有教案,三年级共七八个学生,课本名称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当于后来的《语文》。”文吉华老师感慨地说:“教三年级课的时候,先得要布置一、二年级的学生做作业;同样,上一年级课的时候,要先安排二、三年级的作业。没有办法,就那个条件。好在同学们都很听话,课堂秩序特别的好。教室的课桌是用土台搭上方木板子,坐凳同样是由三脚架支撑的木棒子。大家挤在一起,感觉冬天很暖和。”

  在村长马富政家伙房里,65岁的赵家隆端起一杯酒,恭恭敬敬地敬给老师文吉华。他明白,正是父亲赵道伦在1953年兴办共裕小学,他才能真正在这深山里受到启蒙,而文吉华老师是他的第三个启蒙老师。“文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穿的是打补丁的衣服。当时我读一年级,下课后文老师常常带着我们在学堂后用竹竿打树上的核桃。他脚穿草鞋,身手敏捷,核桃打落在地许多同学就光着脚丫在树下欢叫。当时在我们眼里文老师是那样的高大。体育课是文老师带着我们在院坝里做游戏,也算是无比快乐的童年了!”

  当年赵道伦是小水井村大队长,按照必经之路反推,村里距离龙场4公里,龙场到雨明4公里,雨明到绿化6公里,绿化距离黔西县城17公里,总共得走31公里的路。那个时候孩子们求学只能靠走路。赵道伦眼看自己的孩子赵家隆已经五六岁,该读书识字了。也许是渴望孩子能够受到教育的原动力,他把堂屋腾出来作为教室,到绿化乡去将老私塾先生武世昌、韩良珍请来当老师。这两位老师成了赵家隆的启蒙老师。白天孩子上课,晚上进行夜校教育,村民自此走上了识字的路。也就是在1953年,原来只有乳名的“小玉竹”终于有了武世昌老师取的正式学名“赵家隆”,寓意赵家兴旺发达。回忆起这些,赵家隆满腹感激。他说:“长大后我也成了一名教师,还当上了黔西师范学校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很感恩我的这三位启蒙老师呀!是他们给了我精神食粮,使我有了知识,有了文化,所以现在我特别关心孩子们教育……”

  退休后,赵家隆居住在贵阳市油榨街,孙子在南明小学读书,离家几公里。为了让孙子上学能有一个好的午休,他在小学附近不惜一年花四万多元租房居住,帮助照顾孙儿学习。“一年4万多元租金,读‘贵族学校’都够了。我的孩子们现在都有了工作,生活安稳,我无忧无虑,现在条件好了,我用退休工资尽量给孙子创造更优越的学习环境。我们曾经艰苦的学习条件,过去就让他过去了!”

  拜厄“状元村”学校遗址

  5月27日清晨,沿着泥泞的村道,走过一段残余的石阶,我们终于到达共裕民校旧址。现在是39岁的村民赵志刚一家的栖息所。

  土墙面上垒着砖块,青色的瓦面像黑人的小辫子从屋顶一遛遛地直梳到屋檐。历经风尘,屋顶已经大可见着穿透的阳光,可以想象下雨时一定也是漏水的。

  屋檐底下的泥墙上,残留着用白色石灰写下的“文化”二字。赵家隆说,那是1968年他在墙上写下的“向文化进军”几个字。他说因为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农民是农业的主力军,一定也要用文化来武装思想,突出贫困的重围,所以他当时写了这几个字。

  院坝里有一口上百年的石槽盆,槽面上留下坑坑洼洼水滴石穿的印痕,颇显岁月沧桑。进得堂屋,只见缸子、篾盆、锄头、背篓等农具一应俱全。而当年的堂屋学校,已然只在记忆中了。60年前,这里有夫子的声音,那是人间最美、最动人的教化之声。我们来到这里,受到的是心灵的激荡,感觉这是朝圣之路,脚步不由自主放得很轻。

  小水井村状元多。一路上,龙场小学副校长熊纲辅对着路边的农舍指指点点:“这家有几个状元”。“那家也有一个状元。”边走边给我们聊起状元们当年学习、考试、工作以及现在的情况。我们问:“小水井村有没有考中北大、清华的?”回答是:“没有。最高的有考中上海交大、哈工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现在做官、经商、当老师的居多。只要考出去的我们都称为状元。在当年,要想考出去一个孩子,很不容易呀!”

  岩脚民校故事多。下午3点,我们在熊纲辅和马富春两位老师指引下,到达一个小山丘。山丘上有一块几亩地的平台,就是原来岩脚民校的遗址。

  岩脚民校1970年兴办,2007年撤销。30多年的历程,一眨眼就过去了,只剩下这段残破的土墙。这里曾经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教室里的读书声、操场上的嬉闹声只能靠回忆和想象了。2007年,所有老师和学生全部转移到办学条件更好的农场小学。

  让赵家隆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名叫李发利的学生。那时候山路难行,有一次李发利同学怕迟到一路奔跑,不想被倒刺将裤子划破。情急之下,他采了一把毛藤围捆裤子遮羞,到了教室被同学们一阵哈哈大笑。这个被笑的毛藤孩子在岩脚小学三年级英语成绩第一,受到当时复旦大学助教老师张仁隽的厚爱。特殊的历史原因让张仁隽到岩脚茶场和其他上百名知青一起劳动。张老师的外语很厉害,所以岩脚小学三年级就因他而开办英语课,当时在黔西全县民校甚至公校中史无前例,不少乡镇求学的孩子慕名而至。很多当年的学生、现在的老者都十分怀念他们崇敬的张仁隽老师,据说现年90多岁的张老师仍然健在,定居成都颐养天年。后来李发利考上贵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逐步深造,现在攀枝花供职,多次出访国外。

  还有一个学生是周树会,当时由于“成份”不好没得上课,他硬是每天守在教室窗外听课,课后借阅学生课本,风雨无阻。后来被上化学的赵家隆老师带进教室,对他说:“我的课你都可以进来听,你的作业我会认真给你批改。”周树会现在是人民教师,回想当年,唏嘘不已。

  许多村民说,当时岩脚小学考出很多有出息的孩子,主要得益于负责任的民办教师,他们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甚至贴钱办学;还有就是那上百人的知青队伍,随时一喊,随时到学校里来,给学生们以丰富的教育。

  1993年前在小水井村岩脚民校读书的熊佐恒,后来考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供职于江西新余市钢铁集团,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中层干部。虽在建设他乡,他却时时念故乡:“当年条件不好,很多同学都抱着赶紧读书赶紧参加工作的目的,所以不少学生选择考师范等中专学校,为的是尽快领上工资补贴家用。实际上如果坚持上高中,很多人都会考上更好的大学。”熊佐恒选择了读高中,走得更远。现在他随时点击黔西的网站,关心家乡的发展。

  “状元村”的那些事儿

  赵世奇家是该村的“名门”,因他家7个子女中就有6人上了大学。居住在一个叫岩脚寨的小寨,成为方圆几十里知晓的出大学生最多的人家。

  我们在去拜访赵世奇时天空下着毛毛细雨,他正在田里忙着插秧。回到家中与我们谈起培养教育孩子的情况,赵世奇滔滔不绝,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赵世奇曾是村里的民办教师,因为子女众多,为了挣钱培养子女,他转行干起了木工。在子女的教育上,赵世奇对大儿子赵代宁最为用心。大儿子后来考上了哈尔滨科技大学,现在上海一家公司供职。有了哥哥的榜样作用,弟妹们也暗自较劲起来,并先后考上了大学。三弟赵代江在黔西县委办;四弟赵代鑫考上的上海交大,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小弟赵代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毕业后在深圳工作;两个妹妹一个在省城当医生,一个在黔西教书,只有二弟在外打工。

  该村大寨组的何永庆家7名子女中也有3名大学生。大儿子何锋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在昆明当起了总工程师;弟弟何毅毕节学院毕业后分在县城教书;弟弟何强贵州商专毕业后也当起了小老板。

  村主任李华忠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这个449户人家2043人口的小山村,共培养了100多名大中专学生,其中不乏硕士。

  村里今年在县城就读参加高考的考生有6名。正在黔西一中就读的该村学生周钢廷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借宿在姐姐家。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在紧张备考。他很自信:“我的术科分已经考过了,分数都很高的,只差文化分,考进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但我还是有点压力,所以作为一名音乐艺术特长生,我在家有时弹钢琴、听音乐来减点压力。”

  曾记得赵家隆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从任教岗位考上大学的那一刻,他的同事和学生们在校园外排起长长的队伍为他送行。汽笛一声再回头,仍有十几个孩子追跑着班车,不忍返回。于是我们明白,赵老师的眼泪里,怎不饱含对这片热土的真情!

  原来的沧桑已然远逝,现在教育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上学不花钱,还有免费营养午餐,愈加珍惜学习机会。

  学子在路上,脚步正匆匆。高考来临,让我们祝福他们展翅高飞!

  采访手记:

  5月23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原来在贵州日报常常看到张益的署名,今天我却是第一次真正认识贵州日报记者张益:清瘦、温和、朴实。他带着我在贵阳认识了退休后的赵家隆。赵家隆是小水井村的文化名人,是乡亲们心中的伯乐,是孩子们的引路人,很多人能够读书,走出山门,改变命运,与他倡导学习、崇尚教育分不开。

  当晚第一次见着赵家隆,工作忙,事务多,见面五分钟我们就告别。约定在25日赶赴小水井“状元村”,大家如约而至。于是,很多歌都在那个特别的山村里唱出来,很多话都在酒盅里倒出来,很多回忆都在乡亲们炽热的情感中滤出来。

  看着张益缓慢的行动,疲惫的面容,我才知道他去年刚手术换肾。医生说,要好好调养,累不得!可是我看到他端着相机,埋头苦记,还跑到县城一中的教室去寻访“状元村”里今年的高考学子——那种敬业精神,那种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良知,让我看到这个矮瘦的新闻人却是何等高大的身影!

  赵家隆,桃李满天下,典型的性情中人。回到他阔别已久的故土,见着上学的孩子,他脸上充满笑容,眼里蓄满泪花。见着一个贫苦的孩子,他身上就要少去100元。坦荡的胸怀、洪亮的祝语,表达着何其深重的情结!当赵家隆听说我在雨朵村驻村工作中帮助失学儿童赵恒重返校园的事,一定要赶去看这个贫寒之子。一路上,他说:“我身上只有500元了,给孩子300元作为儿童节礼物吧,留200元看包。”26日傍晚赶到赵恒家,当这位退休老师了解到孩子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孩子与68岁的爷爷相依为命时,赵老师的眼泪从眼角沁出。他将身上仅剩的500元全部给了孩子,用头顶着孩子的头,不停地安慰和鼓励。下山的时候,赵老师说:“我回贵阳得靠你们了!”

  在岩脚小学遗址,原来的校舍不见了,只剩下一片青草地。上百棵白杨和白桦树在风中哗哗作响,仿若当年的书声朗朗。想象从这里读出去的中国环球职桥网络有限公司西南片区总经理岳安民艰辛的奋斗历程、反哺家乡的善行和他言及的崇尚教育的种种趣事,真切地在小水井村听到了这样一首令人难忘的歌:“谁说我把家乡遗忘,梦中又回到故乡。清清的小河,碧绿的山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小河里摸鱼虾,村子里捉迷藏……”

  我看到求学路上满是泥腿的孩子,看到放学了还帮着家里抢收油菜子的初中生,还看到奋发图强、下周就要高考的学子以及他们守在老屋的父亲母亲。他们是农村的希望,他们或是国之栋梁!

  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共裕小学檐下墙壁上写着“向文化进军”残留的“文化”二字,这两个字让我思索着这山乡的变迁,思索着社会的浮华,回念着人生中最可宝贵的事。仿佛听到那设在一间堂屋中的民校,间或有穿着草鞋的老师和光着脚丫的学童,他们正读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星星之火燃出了爆裂声,在偏僻的山村里回响——眼泪就让它流淌,歌声就让他嘹亮,顷刻间在我心里产生多么神奇的力量!

奋战高考的考生周刚挺
当地教师也要走崎岖的山路去上课

记者(左)在采访当地状元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资讯 手机看报纸 浙江手机报 订阅中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