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05月27日讯 近段时间,不少适龄儿童的父母已经为自己的孩子挑选了心仪的小学。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部分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最近非常关注的问题。
影响衔接因素
主要来自家长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张博表示,在从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学习生活的衔接上,有一个很大的“坡度”,造成了儿童入学的不适应。
“坡度”具体有三个表现:第一是学习内容的不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内容上一方面存在着知识性的学习内容的重复、交叉现象,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些行为指导方面彼此缺失、脱节的现象。第二是生活和学习制度上的不衔接。不同于西方国家,在我国,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和生活制度方面的差别巨大,使儿童在入学后出现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不适应。第三是教育要求上的不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要求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幼儿园没有作业、考试及分数,但到了小学,不仅每天要完成作业,还可能要参加一些不定期的考试、测验等,使幼儿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
张博说,幼小不衔接现象,有些是必然的,但又是可以采取措施较好地衔接的;而有些则是人为造成的,加大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不衔接的程度。“比如,有部分幼儿园在家长的压力之下,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内容,造成了重叠、交叉,使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兴趣、习惯、成就感等受到严重影响。”
张博认为,家长是影响幼小衔接比较突出的因素。因此,解决幼小衔接的问题,首先要家长正确理解小学入学及学习,改变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其次家长和幼儿园应积极做好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了解小学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生活和学习设施等,做好在心理和物质上的入学准备。
让幼儿觉得上小学
是件光荣事
在小学教书多年的坑头小学的凌老师也认为,家长和准小学生最需要做好的就是保持平常的心态,尤其是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家长需知道,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任务(例如幼儿园阶段不适宜学写字),首先要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自信地踏入小学,而不是觉得小学很恐怖,对小学充满抵触心理。”有条件的家长可以通过带孩子参观小学校园;告诉他(她)上了小学就可以带红领巾,可以成为少先队员,可以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等,让幼儿觉得上小学是一件光荣的、开心的事情。”
其次,在幼儿阶段,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的专注性和持久性,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课堂和活动。例如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又如,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还要加强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和交流,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能更好地融入新的班级集体。
最后,在幼儿阶段,幼儿老师和家长要多给幼儿锻炼的机会,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降低幼儿的依赖性。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在家,家长可以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菜等,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