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高三学生的,家长要扮演什么角色?“大考”临近,高考心理辅导切不可盲从。
忌:家长“如临大敌”不淡定
现象:小欢(化名)是一名高三毕业生,备考已经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原本食宿在一所重点高中的她,已经提前一个月申请回家复习。申请回家的理由,是在学校里很多如洗衣服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动手完成。特别是下午放学后,稍微晚一点到饭堂,就已经没有饭菜了。
专家:目前,在一些寄宿学校,家里稍微有条件的学生都会提早回家备考。对父母而言,在角色扮演方面,这时应尽量让孩子放松心情,避免出现过分保护的现象。如很多家长过早干预子女生活,严格控制他们的自由玩乐时间,过分控制孩子的饮食习惯……这些过早的干预,不仅不会帮助到孩子,反而会加重他们的紧张压迫感。
因此,父母在角色扮演方面不要“如临大敌”一般,而是要趋于平常心,放松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忌:盲从心理辅导“乱投医”
现象:最近,让高女士一直操心的是即将高考的女儿。虽然孩子一向成绩很好,但在几次模拟考试中,强势科目反倒没有正常发挥,女儿情绪也有些低落。作为母亲,每天忙前跑后有如后勤保障员一样负责照顾女儿日常生活,但却不知道怎么去和女儿沟通。急病乱投医。她甚至找过一些心理辅导机构帮助女儿走出阴影,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专家:“大考”临近,通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但很多时候,学生心理素质与自身各种因素有关。例如性格、爱好等方面。
为此,在进入“大考”倒计时期间,考生要学会自我调节调整心态,父母可适当引导,与孩子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交谈。谈话内容注意控制时间,不要死缠着孩子的问题不放等。至于借助心理辅导干预,不一定选择心理辅导机构,可考虑让孩子与年龄相仿的“过来人”,比如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正在读大学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交谈。这样让孩子放下戒备心,会让他保持轻松自然的心态。
忌:紧张过度致“大脑短路”
现象:小军(化名)是一名理科考生,数理化综合成绩一直排名靠前。由于早年有偏科现象,其英语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最近,进入到高考倒计时阶段后,他每次做题都会现出现短暂性单词记忆障碍。
专家:英语是众多考生成绩的拦路虎,考前会出现单词记忆失效。这是一种极度紧张的心理障碍反应。实际上,考生出现问题关键在于“把事情想得太严重”。建议考生在应对考前科目复习时,不论是哪门科目,都应该延续自己最为轻松的学习状态。例如,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中很关键一点就是要学会趣味学习,利用现代互联网资源,甚至是影视娱乐资源,比如看美剧等。在轻松氛围下,自然培养起好情绪,然后再钻研刻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