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特快5月14日讯:“民之所欲,我之所求”,这是政府工作的价值所在。
老百姓想要什么?衣食住行,无所不包。这其中,出行难绝对是个综合性的难题,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等多个方面。
一直以“幸福感”作为名片的浙江省,五年来,始终以一个个关乎出行的民生工程来实践着这个听起来诗意且模糊的词语——
“十一五”期间,全省公路水路民用机场共计完成建设投资3035亿元,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
新建杭州地铁和沪杭、杭宁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建成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北接线、台缙、杭浦、杭徽、申嘉湖(杭)、申苏浙皖等高速公路……这些写在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目标,五年来已经陆续从蓝图变成了现实。
高等级公路网初具规模后,该如何提升老百姓的出行质量,浙江省委省政府将思考的方向瞄准了构建综合交通网。在啃下“出行难”这根硬骨头的过程中,五年来有两个名词让浙江的老百姓印象深刻:地铁和公共自行车。
浙江的地铁梦,梦圆在即
1906年11月14日,杭州凤山门外,身着布衣短褂、足登蒲鞋的浙江铁路公司总理、两淮盐运使汤寿潜搓搓手,举起一把铁锹掘了一抔土。
在他宣告江墅铁路开建时,汤寿潜不会想到这条短短16公里长的铁路,将开启浙江铁路乃至现代交通建设的新时代。更让汤寿潜难以预想的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他脚下的土层中,很快会有列车穿梭而过——就在今年国庆,杭州地铁一号线将开通试运营。地铁时代,呼啸而来,接通杭州乃至浙江迈向国际化都市进程中的重要脉点。
地铁,是浙江的一个梦。
早在1984年,杭州就着手研究轨道交通规划,最初的设想是解决西湖周边游客交通问题的环湖轻轨。可直到2002年6月6日,杭州市地铁集团才正式挂牌成立。本想满怀信心地干起来,岂料半年后,国务院对于地铁立项严格审批的会议召开后,地铁项目“冻结”。
但浙江人并没有选择放弃。2003年1月16日在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时任浙江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就在作《200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浙江要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下大力气改善发展环境。要把交通建设的主攻方向放在城际以及省际骨干网建设上,抓好杭州地铁等工程建设。
这条路,走得艰难,却很坚决。
2005年5月,国家批准了杭州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2005~2010年)。历时二十多年的地铁立项取得圆满成功。直到2011年8月10日,地铁1号线首列车“大笑脸”运抵七堡车辆基地,我们才真切地感受到,地铁时代真的要来了。
6月的无人载客试运行,是杭州地铁的冲刺阶段,但梦想还在浙江省内继续“辐射”:2009年6月26日,宁波人期待已久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动工;2010年12月23日,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按照这样的进度,到2015年底,宁波市民可以同时坐上两条轨道交通线,享受线路总长72.1公里的“十”字形轨道交通网带来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