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影戏
湖北云梦影戏
陆丰的“潮州影”
日渐式微的皮影越来越被“穿在身上,贴在墙上”
寻找皮影灵魂
中大非遗中心在全国进行田野调查,用三年半时间绘就中国影戏“文化地图”
浙江在线衢州05月03日讯 中国皮影,被当今世界公认为“电影鼻祖”。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不久前这样写道:“在它面前,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种‘借光显影’的特殊的戏剧艺术穿越古今,使人生的几十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然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影戏已经呈现出严重濒危状态,如果再不进行抢救和保护,用不了多久,这一艺术形式就会消失。”几句话,既点出了中国皮影这一人类历史文化瑰宝的价值高度,也点出了其在当下面临的险恶局面。从2004年12月到2008年6月,中大非遗中心用三年半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中国影戏的田野调查。近期,这次“我国影戏研究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的田野调查”的成果陆续公布,中国影戏的“文化地图”基本绘制完成。
影戏起源仍如谜
风格可分三流派
康保成更倾向于用“影戏”来代替通常人们更熟悉的“皮影”一词,这是因为表演所用的影偶,虽然以驴皮、羊皮、牛皮等皮料为主,但也有纸、布、赛璐珞等材料制成的。这也是构成影戏不同地方特色的一个方面。
关于影戏的起源,套用一些研究者的话说:如谜一般。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或许是西汉方士齐人少翁张灯设帐为汉武帝招他宠爱的李夫人的典故。康保成认为,这是“有关影戏起源的最早、最有影响的一种说法,为当今许多学者所采用”。此外另一种影戏起源说也颇为流行,即影戏起源于佛教说。如学者孙楷第认为我国影戏起源于唐代俗讲,顾颉刚也很重视变文、宝卷与影戏的密切关系,民间的很多传说也能视为此种说法的支持。
康保成则认为,“少翁施法为汉武帝招李夫人是一种巫术,是影戏的远源;而佛教则是影戏所形成的近缘。”影戏的正式形成,最迟不晚于中唐。在当时人元稹的《灯影》诗中便云:“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可见当时影戏的表演已经相当成熟,已经“从一种讲经手段蜕化为表演世俗故事”。
中国影戏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分布极其广泛,“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讫广东,西达甘肃,东到台湾,都有影戏流传。时间上的沧桑巨变,空间上的广袤无垠,使得龙生九子、同源异流的文化现象得以出现。”康保成认为,应当以历史渊源、地域传播(地缘)及风格为标准,把我国影戏大体分为三大流派——形成于中唐陕西的“关中影”;北宋进一步发展,并随宋亡金兴而北迁形成的“滦州影”;随宋室南迁经浙江、福建一路扩展至广东、台湾等地而成的“潮州影”。但在这三大流派之外如湖北、云南、上海等地的影戏,来源为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康保成告诉记者,在全国22个有影戏分布的省市区中,中大非遗中心的多个小组行走了18省市——山西、广东、陕西、河南、河北、北京、山东、辽宁、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福建、台湾、甘肃、浙江、江苏、安徽,走访艺人400余名,搜集剧本约8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