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正在玩“抓子儿” (记者欧阳天摄)
浙江在线-衢州特快4月2日讯: (湘潭晚报记者 樊艳琴)让时间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块平地、一张桌子、一个自制的沙包或米包、四至十粒石子,三五个孩子围在一起,乐呵呵地抛沙包、抓石子、接沙包……没错,这就是风靡一时的“抓子儿”(湘潭话又叫“吃子”)。
沙包不落地 4月1日,来自湘潭县花石镇的谭彩虹,和我们聊起了那些与“抓子儿”有关的童年趣事。
谭彩虹读小学时,是班上的“吃子”大王。她的最佳“战绩”是整个课间休息时间沙包没落地。
“我昨天特意缝了个沙包,到工地上捡了几颗鹅卵石。”她先将“子儿”拢在手心里,往桌面上一撒,然后抛起沙包、迅速抓子、再反转手心接住沙包。“接住了,得一分!我还可以变着花样玩。”重玩三十多年没碰的老游戏,45岁的谭彩虹笑得很开心。
“这个游戏既简单又好玩,而且计分规则变化多样,讲究心、手、眼、脑之间的配合。不过要小心被石子砸伤。”谭彩虹说。
姐妹险翻脸 “以前,家里人多粮食少,我舍不得缝米包,就用沙包代替。”谭彩虹说,充当“子儿”的最高级别的材质就是猪膝骨。但是在那个年代,普通家庭一年到头也难得买几次肉,猪膝骨自然也很稀少,所以大部分人都是用石头代替。如果有一副骨头的“子儿”,那算是相当高级的玩具了。
在谭彩虹的书包里,永远都有一个位置留给她的沙包和石子。一到课间,她就和同学们趴在地上玩,也顾不上会把衣服弄脏。“有时玩得太专注了,上课铃响了都没听到,直到老师进了教室才收场。”谭彩虹说,回到家里,大人看到她一身脏兮兮的,免不了一顿怒骂。“骂归骂,反正该玩还是玩,完全着了迷。”
在谭彩虹九岁那年,比她小两岁的妹妹偷偷缝了一个米包。她软磨硬泡了半天,终于借到了手。谁知,在放学回家途中,她一路蹦蹦跳跳,米包从上衣口袋里掉了出来也没发现。
“我小妹急得哇哇大哭。我劝了好久也不顶用,后来在别人的菜地里偷偷掐了一把生蚕豆给她吃,她才止住哭声。”说起这段经历,谭彩虹忍不住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