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批发市场内,一批发商正在整理散装的白菜 王小琴 摄
记者从田间地头追到批发市场,再到农贸市场发现 一公斤京白菜50公里价翻2.8倍
油价上涨刚过去一周,作为基础性价格,油价变动产生的“蝴蝶效应”已开始蔓延。那么,是否已经对煤炭、化肥、农药、蔬菜等产品的运输成本产生了影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持续关注一些民生行业在成品油进入“8元时代”之后的变化。
油价上调以后,普通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恐怕还是自己的菜篮子。油价是蔬菜运输成本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每次油价上调,都会引起蔬菜价格的上涨。受干旱和油价上涨双重影响,昆明菜价一路走高,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从呈贡蔬菜基地1.2元/公斤的收购价到白马蔬菜大棚车终端商贩4元/公斤的零售价,总共50公里的路程,价格却翻了2.8倍。昨天,本报对“一棵京白菜的进城之旅”进行了调查,探究菜价在每个流通环节中的变化。
1
采样地点:马金铺大棚蔬菜基地
菜价:1.2元/公斤
涨幅:20%
收购价超1元,菜农依然觉得亏
昨日上午,在昆玉高速路旁的大棚基地,忙碌的菜农正在把客商预订好的京白菜装筐,身后散落着一堆个头较小的菜。菜农老周笑着说: “这些菜没卖相,菜贩不愿意收,油价又高,划不来自己拉到市里卖,只能烂在地里啦。”
上午11时,在马金铺大棚蔬菜基地里,老周和家人把地里的一堆堆京白菜装到箱子里,只等着客商来拉货。按理说,老周的菜都卖出去了应该很高兴,可是他却感叹着说:“成本高伤人呐。天气干旱么又不能指望雨水,只能用抽水机灌溉。这下油价涨了,复合肥价格涨了,我们的成本也跟着涨。”
老周家一亩田地(4个大棚)可以收3吨菜,中间要施肥、浇水。在干旱期间为了保证产量,必须采用抽水机浇水,一次消耗2升汽油,一个月浇10次左右。油价涨了以后,这部分的成本高了不少。“去年,每公斤的售价都不超过一元,虽然今年我的菜能卖到1.2元/公斤,价格是由收购商定的,我们自己没法定,定高了人家就去别处收,到时候这些菜就卖不出去。”老周透露,一亩地目前一年净收入为1万多元。
2
采样地点:呈贡龙城蔬菜批发市场
菜价:2元
涨幅:50%—70%
以往四五角现在一块多,菜贩生意不如从前
中午12时,呈贡龙城蔬菜批发市场内还有不少批发商在寻觅买家。批发商李女士守着面前的一堆大白菜犯愁。“以前哪用等到这个点,早就全卖光了。现在菜价涨了,买的市民少了,生意也不好做,收不到菜我们心慌,卖不出去也心慌。”
而在该市场内,京白菜每公斤价格普遍卖到2元左右,对比在菜农手中的价格涨了8毛钱。
记者询问了从龙城发货前往天津金钟河蔬菜批发市场云南菜商李先生。他告诉记者,随着3月20日柴油每升上涨了0.51元,这一趟跑下来,运费比油价上涨之前多了将近3500元钱。
菜商李先生告诉记者:“跑这一趟, 3500多公里的运输距离,运费多了3500块。运费高,我都没法拉了,因为运到天津我还是亏。”
3
采样地点: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
菜价:2.2元/公斤
涨幅:10%
批发商觉得自己没增收
位于主城的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综合价格信息显示,京白菜在这里的价格为2.2元/公斤。从菜地的1.2元到呈贡龙城批发市场的2元多再到昆明市的3.5元,一公斤京白菜的价格涨幅一阶段内为40%-75%。
不过对此,批发商们也是叫苦连天:“现在油价那么贵导致运费高,天气又热蔬菜容易变质,我们担的风险更大了,并且许多卖相不好的都会被消费者挑拣丢了,所以我们的利润并没有增加,反而少了!”
许多菜贩表示,相比往年以京白菜为例,收购价都不上一元每公斤的,但今年一块多是主流价格了。
4
采样地点:白马小区蔬菜大棚车
菜价:4元/公斤
涨幅:81.8%
市民:“菜价高涨让生活压力倍增”
正值傍晚,在近华浦路一处大篷车蔬菜销售点,小唐恰好提着几样蔬菜往回走。被问及小唐对目前菜价的看法,小唐说:“我就买了茄子、萝卜和番茄3种菜,就花了我12元。这哪是蔬菜的价格啊,都快赶上肉了。我觉得生活压力也随之提高了。”
在菜摊上了解到,京白菜的价格为4元/公斤。在这里看到的京白菜还没有马金铺地里被“遗弃”的菜个头大,但价格对比批发市场涨了14.2%,对比在农户手中时却已经涨了近300%。问及原因,菜贩说因为近期油价上涨,加上各环节商贩也要一点利润,就形成了现今的高价。在昆明一些农贸市场价格可能还要比这更高。
●链接
国务院出台分工方案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
防物价反弹
严查恶意炒作
据中国政府网昨天消息,国务院近日出台《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意见要求,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根据分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负责“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工作。
意见指出,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继续把抑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10.91,-0.69,-5.95%)供给。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稳定和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水平,同周边地区和优势产区协作建设“菜篮子”产品基地。
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增强市场调控能力。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强监管、规范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据新华社
●观察
油价上涨撬动长途运输
呈贡地头的菜,大部分销售给蔬菜批发商,当地村民称之为“冷柜”,其中一家“冷柜”的王老板告诉记者,他们把蔬菜从地头收来之后,经过加工打包运往福建,油价上涨之后,运一车菜从云南到福建成本要增加2000元,“没办法,这一成本只能转嫁到下一级经销商身上,主要手段就是加价,但最后,这成本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菜价涨了,我们收入并没有增长。”
不过,在短途运输方面,部分批发商还没有感受到压力。呈贡龙城蔬菜批发市场的王先生有一辆载重五吨的小货车,油价上涨后,每公斤菜虽然也加价2毛左右,但价格主要是根据市场行情走。王先生认为,菜价的浮动主要还是根据市场供应量决定的,跟油价没太大关系。同一种菜,当天上得多了,那么价格就可能比前一天便宜很多。
干旱减产致价格水涨船高
昆明市农业局介绍,近期昆明地区受风大、气温回升快、旱象重的天气影响,部分菜地缺水浇灌已经无法下种或栽种。3月份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13084亩,同比减6.32%,环比减10.68%。
但产量的下降似乎对昆明市蔬菜供应并无太大影响。统计显示,昆明市每月蔬菜上市量约为18万吨,而昆明市每月需求仅在7.5万吨左右,干旱并未影响到蔬菜供应,在供需方面,干旱并未构成蔬菜涨价的诱因。而在生产成本方面,干旱年景,菜农由于抽水灌溉需要增加燃油成本。但据了解,蔬菜在地头的销售,由一级批发商定价,大部分菜农并没有定价权。所以,在生产成本方面,干旱对菜价上涨影响难以评估。
外省价格的拉动是诱因
昆明市农业局相关人员表示,近期,由于北方、中南、东南受低温雨雪灾害影响,蔬菜供应量不足,国内市场整体需求明显旺盛,并且,对绿叶菜类需求量相对较大。昆明为绿叶菜类主产区,除保本地区供应外,还要外销支援其他省份,因而整体综合价格稳中趋升。不过,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回升正常,各地蔬菜生产将逐步恢复正常,预计4月下旬后,蔬菜上市量将逐步增大,菜价有望回落。
●症结
菜价涨在最后一公里
京白菜在呈贡地头卖1.2元/公斤,在昆明白马小区蔬菜大篷车的摊位上卖4元/公斤。按照经济学里的“边际传递效应”,当社会出现通货膨胀时,各个环节都将完全传导。比如菜贩原来的每月纯收入是2000元,也就是在除去吃饭、租房等开销后,其还能存下2000元。而现在物价上涨时,吃饭花销肯定要增加,加上城中村改造,房租也上涨了。如果菜贩按照以前的菜价卖菜,最后能存下的钱肯定不足2000元。而为了保证自己的收入不缩水,所以就将生活开销增加的成本摊到菜价中,所以市民感觉菜价越来越贵。
蔬菜从地头到零售市场,期间成本包括,运输成本、批发商与零售商的摊位费、损耗成本、人力成本、进场费等等多种成本。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各个环节似乎都必不可少,各环节加价也都属于合理的市场行为。小京白菜从地头到大篷车的价差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在任何一个行业都鲜有这种情形,同一件商品在经过了短短25公里的运输之后,身价就暴涨3倍以上。对于地头价格与零售价格的差距,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还是受流通体制的影响。
对此,一级批发商李先生认为,目前似乎并没有解决办法,说到农超对接模式。他说,这一想法是好的,可以有效地减少流通环节,但是,由于菜农之间合作程度不够,无法满足超市蔬菜的多样性以及包装等需求,所以目前看来这一模式还不现实,菜农还是要加强市场化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