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 :衢州特快 > 文学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文学追寻之路风雨兼程—访作家曾祥铣
  【人物简介】

  曾祥铣,生于1937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盟盟员,民盟遵义市委原主委;原遵义教育学院副院长;遵义市政协原副主席;贵州省写作学会顾问,中国写作学会、贵州省写作学会、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遵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现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遵义市志》特聘顾问,《遵义百科全书》编辑部常务副主任,遵义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核心提示】

  翻开《黔北星火》、《人文遵义》、《黔北20世纪文学史》,有一作者的名字会映入眼帘,那就是遵义文学界的曾祥铣。

  一辈子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却又对本土地域文化研究有着深刻的见解,走过75载风雨历程,曾老从幼年时期对本地文化的“疑惑”开始,点燃了他下半辈子“就搞地域文化研究”的热情。

  他说,黔北文化很厚重,探寻历史的来龙去脉是漫长而艰苦的文化之旅,但是带给他的却是回味不尽的享受。

  不论是在职时还是退休后,曾祥铣都在为遵义的历史文化教育鼓与呼,他身体力行,著书立说,为振兴黔北奉献着一颗赤子之心。

  “读十年师范,教四十年书,蜗居贵州遵义,关注黔北文化。”这四句话概括了曾老简单而又丰富的人生经历。

  眷念本土文化

  读懂一个人,从读他的作品开始。在此之前,对曾祥铣的了解来自于他的著作《人文遵义》。这本书从三百年前遵义定位为黔之北,描写到石器时代拉开辉煌序幕,再到先秦时期仡佬先民“开荒辟草”;从秦至唐中纳入统一郡县,到唐末宋元土官世袭统治,再到后来的明代平播与改土归流、南明清初、清中后期清末民初、民国中期、民国后期的历史阐述,让笔者有了如同翻开了遵义的历史画卷。

  对曾老的事早前也略知一二。无论炎炎夏日或是寒冬腊月,总会见着他穿行于遵义的大街小巷,出没于教室会场。只要站在讲台上,他就声音洪亮,激情飞扬,分析问题有板有眼,鞭辟入里,幽默、风趣、诙谐,调动着听众的情绪。

  见到曾祥铣老先生本人时,他正在为四月份即将出版的《遵义百科全书》进行最后的修正和完善。从这位留着平头,头发花白,平易近人,心态淡定的老人身上,笔者第一次感受到了他对遵义本土文化深深的眷念。

  少年时的曾祥铣,就读于遵义师范(校址为现在的十一中),数理化成绩优异的他却偏爱文科,喜欢唱歌,还会作曲,对遵义的历史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年遵师校舍左侧荷花池畔有一“郑莫祠”,是1930年为纪念郑珍、莫友芝两位著名学者而修建的。郑莫祠与曾祥铣学习的教室仅一墙之隔。早读或休息时,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荷花池。

  “究竟郑莫祠有何典故?在我儿时的心里埋下了一个心结。”曾老谈到,那时的他常常会伫立于祠内供奉的郑、莫塑像前,思考名士赵乃康在檐柱上题写的对联“阐汉宋两朝学术,为西南百代儒宗”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觉得遵义肯定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究竟会有多少文化名人,历史故事,他说不上来。他想,如果将来有机会,他要一探究竟。

  追寻文学征程

  说起十年师范生涯,曾祥铣充满了感激。初师班,他读了3年,由于毕业时年纪小,19岁那年,在遵义师范就读半年,接着又读了3年的中师。考上大学后的他,仍旧学习的是师范专业。

  也就是在就读中师的时候,激发了曾老的文学兴致。1955年,第一篇文章《阴天》,发表在《贵州体育通讯》上,随后又陆续在该报上发表多篇消息,还被聘为遵义通讯组副组长。

  大学时的曾祥铣,和几个爱好文学的同学在一起,成立了竹筍文艺组,编辑刊物——《竹筍》,还担任了副组长和副主编。这时,他偏重于对文艺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一位姓李的教授策划在中文系学生中成立一个贵州文学研究组,曾祥铣成了这个组的成员。

  在仁怀18年的教书生涯中,曾老笑侃“自己是名合格的教师”。他教学工作严谨,对教育情有独钟。关注教育全面发展,为成人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多次提出合理化建议。闲暇之余,他的重点转到了研究沙滩文化。他拜读了所有相关书籍,越读,就越是感到黔北文化的厚重。

  “局外人对遵义了解太少,遵义文化的开放性、丰富性、革命性值得深挖。”曾老说,就是这样的遵义情结,让他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坚定下半辈子就做地域文化研究。

  曾老感叹,真正开始对文化的深入研究,恰好是在遵义市政协工作的时候。自己分管的是文史类,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和文学相关的知识,当时组织领导文史旅游资料编辑出版工作《海龙囤风雨录》、《遵义掌故》、《遵义胜景》、《邓小平在遵义》等一批研究性的作品,就是在此时诞生。

  2004年下半年,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曾老团结全市历史文化界热心人士,组织开展大型活动数次,足迹遍及遵义的山山水水,致力于遵义长征文化、国酒文化、沙滩文化、播州文化、民族文化研究,发掘、搜集、整理资料,组织会员编辑出版了《遵义文化10讲》、《抗战的遵义》、《红星璀璨——10位老红军口述的长征故事》、《历史的结点》、《遵义沙滩文化论集》、《遵义史话》、《遵义历史星空》等10多种书籍,定期出版会刊——《遵义历史文化》,为会员提供作品发表平台。在文学探寻的路上终于见到阳光,苦苦追寻没有白费,这对于曾祥铣来说,比吃了蜜还要甜。

  曾老有颗平和的心,他笑谈,我生于牛年,其壮如牛,其犟如牛,其命如牛,惟其笨还不如牛。这里有自谦也有自豪。这是一种执着的个性,也是一种坚持的精神。

  在教书、从政之余,退休后的他与王刚合著了有关黔北文学的两本专著(《那片诱人的土地》、《黔北20世纪文学史》),加上自己独立完成的《漫话读书笔记写作》、《黔北薪火》,能说其命如牛吗?他那部50万字的《黔北古近代文学概观》,从古至“五·四”运动前的遵义文化状况在这部书中一一展现,这个萦绕曾老儿时的“心结”,终于被打开。

  感恩社会给予

  不得不提的是,从思想到行为,曾老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由来,曾老说是受到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启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个观点,倡导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那么它就可以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构建和谐世界。而“文化自觉”,在他看来则是人要在意念之中将文化摆在重要位置,心有所想,才会有所进取;人要将自己置身于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并为之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将优秀文化传承下去。他说:“文化与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如果将一个轮夸大,将另一个轮缩小,那么这车不但跑不起来,也许还会颠覆。”

  “我热爱遵义的历史文化,我为此感到骄傲。”曾老说,自己意识到了文化的力量,为文化无条件的奉献也将跟随自己一生。“童年时期,家庭的教育让我懂得感恩。读十年师范,没让我花一分钱。一个人的能力是后天赋予,我感谢社会,让我在文学追寻之路上坚定不移,能够在自己有生之年为社会出点力,是幸福的,是理所当然的。”

  曾祥铣已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他为人谦虚,让人敬重。有人尊称他为贵州黔北写作界的“三君子”(另两位为作家文博豪,教育专家薛星北),但他自称:“读10年师范,教40年书,蜗居贵州遵义,关注黔北文化。”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资讯 手机看报纸 浙江手机报 订阅中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