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 :衢州特快 > 今日衢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衢二中学子探访衢城地名 盼更多人关注地名文化

  在刚刚结束的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衢州二中同学的《关于衢州市市区部分特色地名的调查研究》引起了现场评委的浓厚兴趣。在研究小组组长封洁的一番详尽介绍之后,评委提问道:“你知道上、下街为什么叫上、下街吗?”封洁如对答如流:“上、下的方位是根据衢江流向的上游与下游而定的。”

  该课题获一等奖。五位为此付出了一年多心血的组员都开心地笑了。在研究论文的最后,她们这样写道:请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吧,这是所有衢州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了解故乡,珍惜故乡,是衢城百姓应该担起的一份责任。

  -地名不应只有老人关注

  在衢州二中图书馆里,记者见到了这五位脸上还挂着稚气的女生。组长封洁说:“2010年,我们刚进二中的时候,学校开设了一堂研究性学习课。在面临分组选择课题的时候,大家想了非常多的提案,可是都不尽如人意。”一次封洁在与母亲晚饭交流时,谈到了衢州的地名,母亲告诉她现在地名办里从事地名研究、整理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蛮孤单的,还感叹了一句:“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会关注啊!”这句话戳痛了封洁的心:“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跟身边同学的确都没关注过这些天天见到的地名。”封洁把想法告诉了组员,五位女生一拍即合。”

 组员寻访老人

  

地名是城市名片  

  在衢州二中图书馆里,记者见到了这五位脸上还挂着稚气的女生。

  组长封洁说:“2010年,我们刚进二中的时候,学校开设了一堂研究性学习课。在面临分组选择课题的时候,大家想了非常多的提案,可是都不尽如人意。”一次封洁在与母亲晚饭交流时,谈到了衢州的地名,母亲告诉她现在地名办里从事地名研究、整理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蛮孤单的,还感叹了一句:“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会关注啊!”这句话戳痛了封洁的心:“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跟身边同学的确都没关注过这些天天见到的地名。”

  封洁把想法告诉了组员,五位女生一拍即合。“地名包含着家乡深厚的历史知识,我们这代人更应该去了解。所以我们决定一起做这个课题。”组员雷飞说。

  问题随之而来了,衢州地区的地名琐如牛毛,该如何选择呢?经过老师的指点,同学们把研究框架锁定在了衢州府城。“尽管我们的家都不在市区,但因为府城内的地名相对较为集中且丰富,我们就定了下来。”

  -照着资料实地寻访

  当年11月,孩子们正式行动了。在收集到《衢州市地名志》等资料后,孩子们决定按照书本去一一实地寻访,并探究几个具有代表性地名背后的故事。

  第一回调查走访的是北门历史街区。“我们分了南、北两组,将街区里的每条弄堂都一一对应,并询问了许多附近的老人。”封洁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钟楼底遇到的那位二中退休教师,“他很热情地告诉我们,钟楼底因钟楼而得名,古时候登钟楼就可以鸟瞰全城。钟楼上的大钟,可以作为警报,一旦发生战事,就可以敲响大钟以预警。但大钟在抗日战争时,被日本人抢走了,现在的钟与楼都是仿制的。”组员们还特地登楼远眺了一番。除此外,组员还了解了化龙巷原来是古时候舞龙赏花灯的地方,非常热闹,因为舞龙酷似真龙因此才叫化龙巷;和平巷原先不叫和平巷,因为日本人曾在附近投下过生化武器,为了表达对和平的期盼,故建国后取“和平”之名……

  因为课外时间不多,所以孩子们将第二回的实地调查放在了寒假期间,第三回放在新学期开学的头一周。“总共询问了三四十位老人,做了厚厚一叠记录。”

  -地名志之外的地名故事

  在天皇巷里,一位五十余岁的阿姨告诉孩子们,天皇巷的名字来自衢州以前的地标———天皇塔,“有天晚上,附近每家人都做一个相同的梦,梦中各家拿出两块灶头砖去造塔,醒来后发现一夜之间,塔竟然奇迹般地被造好了。百姓认为这是神仙的力量,便在一些砖块的空隙处塞进了铜钱,还把这座塔称天皇塔。”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这个故事竟然未被地名志所载。

  而在上营街的寻访中,孩子们的收获就更多了。“我们问一位路边休息的阿姨是否知道上营街地名的由来,阿姨说她不清楚,但她知道附近有位老人对此相当有研究。”在阿姨的带领下,大家来到这位九十余岁高龄的老人家里。因为听力不行,孩子们只能通过写字在纸上再向老人提问,虽然老人浓重的乡音并不容易理解,可在孩子们与其近一个小时的交流里收获颇为丰富。“上、下营街得名于古时守卫城的部队驻扎于此;宁绍巷得名于巷内曾设立的宁绍会馆。”最让孩子们意外的还是老人关于水亭街的说法,“以前水亭门外是个码头,来往船只在此停泊,船夫们将鱼挑到街上卖,因此这条路上每天都是湿淋淋的。大家把这条街叫做‘水停街’,意思是希望水气消散掉,干燥些,后来流传下来就成了‘水亭街’。”而地名志记载的是因为建有水亭“卷雪亭”而命名。

  阿姨还告诉孩子们,这一带还有许多地地道道的老衢州,但因为年纪大了有些相继去世了,他们记忆也随之而逝了。“或许他们的故事就再也没人知道了。”

  -从“发现”中感受多元文化

  在府城内走访、询问完一圈后,组员们开始对地名的命名方式进行统计。“可能是研究以来最辛苦的工程了。”

  首先是将市区调查过得百余处地名记录下来,再将古地名与新地名分开。接着是将每个地名一一研究,并归类统计。“我们把古地名的命名方式分为附近地标性建筑、周围地理环境特点、衢州历史故事背景、某种产业集聚、居民地某一族姓氏、街道巷路特征、方言谐音演变、与方位相关、派生地名九类;而新地名则是增加了某种高雅内涵和美好期盼与序列命名。”

  经过统计,古地名中以附近地标性建筑命名的高达50.65%,“像地名里带有‘桥’、‘坊’、‘井’、‘厅’‘庙’等基本都是。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名无实了,蛮可惜。”组员姜昕蓓说。而新地名中最多的是与方位相关的,高达24.49%,例如衢江北路、南湖西路、府东街等等。组员李昱说:“我们还注意到有些地名会因为方言的谐音而发生演变,比如初芳巷原名是醋坊巷,蛟池街原名是茭池街等等,很有意思。”而组员姜苏珍则发现,地名见证了百姓朴素的信仰与衢城道、佛、儒三家文化的交汇,“像五圣街、天后街、天皇巷、三圣巷、城隍巷、道贯巷、土地巷等等,都是直接以庙为名的。而如礼贤街、仁德路等地名中折射了深入衢州土壤的儒家文化。”

  -盼更多人关注“城市名片”

  通过几次采访,同学们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记得在美俗坊附近,我连续问了几位老人,都不知道‘美俗坊’名字的由来。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是拆迁后才搬过来的。看来对家乡地名不了解的不仅仅是年轻人了。或许原因不尽相同,但反映的还是市民对乡土文化的关切度还不够。”

  封洁认为,地名既然包涵了如此多的历史故事,那是一张何等珍贵的衢州文化名片。“这张名片需要大家共同去打造。”她还认为,随着衢州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新街巷的命名工作需要仔细,“应该考量地名是否健康、好读、好记、好写,且富有本土文化特色,而不是一味追求西洋化。另外,希望在征集新地名时,衢州晚报等本地媒体可以开放市民参与的平台,集思广益,共同商议。”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资讯 手机看报纸 浙江手机报 订阅中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