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徐雪良,44岁,樟潭街道芦家村村民,失地农民,在沈家开一家五金店。
成长故事:开小车,住新房,做老板,年收入近二十万元,一家的生活有滋有味,现在的徐雪良很让人羡慕。
然而,12年前的徐雪良做梦都没有想到有现在的好生活,天天就想着,种了半辈子的土地就要被征用了,没有田种,该如何养活一家老小6口人。
没有田种了,得换个活法呀。徐雪良在集镇上转了很长时间,他见镇上的五金店很少,就想开一个五金店,或许可以养家糊口。可是,开个店要不少钱。他从亲戚朋友家里借了3000元租了个店面,可是进货却没钱。这时,有人提醒他到信用社贷款。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贷过款的他忐忑不安地走进樟潭信用社,提出了贷款申请。没有想到,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就满口答应了。
有了2000元的贷款,他的小小五金店很快就开张起来了。小店的生意不温不火,勉强维持。几个月后,他的两亩地和农房全部被征用,得到了十余万元的补偿款。而这笔不多的资金,在购房装修后就用得差不多了。半年后,徐雪良发现,自己小店由于商品品种少,进货不及时,生意很难做大。这时,他很想扩大规模,可又没有钱。因为有了第一次贷款的经验,他又一次走进信用社申请5万元的贷款。这一次,通过房产抵押,贷款也非常顺利。有了5万元的贷款,他扩大了店面,增加了品种,小店的生意开始慢慢转好。
现在,他的五金店有100多平米,成为沈家最大的五金店之一,生意红火,家里添了小车,成了有房有车一族。去年,他在沈家购了一块200多平米的土地开始建房,筹划进一步做大五金店。成长感言:十几年前,信用社的2000元贷款帮助我走上了创业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信用社是我一家的大恩人。每每想到这些,都让我感动不已。我经常对自己说,要对得起当初的2000元贷款,要好好经营五金店,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信用社。刘水清